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课标要求: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发展胜利国共合作抗日——国共第一次合作(1937—1945)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1937)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第一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时间时间中心中心主力主力口号口号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19.5.41919.5.4北京北京学生学生外争主权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内惩国贼第二阶段第二阶段6月初起上海上海工人工人探究:根据教材内容,我们还可以引申出哪些其他原因?3、结果:(1)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初步胜利探究:为什么只能说是初步胜利?能取得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影响:性质:广大民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意义: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探究:五四精神是什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探究: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领导阶级的不同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历史条件国内国际: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思想基础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登上历史舞台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中共一大①时间:1921.7.23②地点:上海、嘉兴南湖③内容:党的任务、中心任务④意义:宣告了中共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3、发展——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探究:二大为什么要修改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说明了什么?第二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一、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共产党员以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独立性;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独立性;1.兴起:⑴原因:共产国际的帮助共产国际的帮助⑵合作方式:工人运动严重受挫,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工人运动严重受挫,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线的必要性。中共:中共:孙中山从“以美为师”到“以俄为师”观念孙中山从“以美为师”到“以俄为师”观念的转变,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的转变,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合作。国民党:国民党: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党内合作党内合作⑶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⑷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高潮: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北洋军阀(1)目标:(3)主要革命对象:北伐战争(2)主力:国民革命军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成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取得巨大成功。3、失败: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探究:大革命为什么失败?有何教训?4、意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材料1:夫和议正开,……山东问题,由我与日本直接交涉。……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①岂能目睹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一声之呼救乎。——《北京学生界宣言》(1)材料1表明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材料2:据顾会长云,已经教育会长黄纫之代表请护军使代电中央,②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准曹、陆、章辞职,并恳从宽免拘学生。军使未允。遂用商会,教育会名义,自行分电政府要求一切。至劝商开市一节,须俟北京复电再议云云。本日各工厂相继罢工,电车已停,地方尚静。——徐国梁报告上海工人相继罢工代电(2)材料2中教育界代表提出了什么要求?并得到哪些阶层的支持?材料3:③曹总长、章公使、陆总裁均经奉令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