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3.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把握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背景,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影响。2.掌握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认识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的结果和影响。3.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涵,分析其实践的结果和影响。4.掌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结果及意义。5.理解、掌握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正面、敌后、国外战场的战争概况、特点及影响。6.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及意义。7.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突出对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特征的理解,认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的影响。8.分析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国际上: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共成立。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深化理解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中共“二大”:将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5.工人运动的发展(1)领导机构: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概况:1922 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3)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年)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1)背景①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② 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1923 年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③ 孙中山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2)标志: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3)意义:在国共两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