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南关中学八年级语文“443”模式导学案课题:《答谢中书书》设计人:宁小溪审核人:宁小溪班级:姓名:编号:08Y24自研课导学资料准备:㈠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议论等。㈡历史背景——《答谢中书书》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茅山。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三)作者介绍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基础积累:读懂全文大意积累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文学常识。抓住写景名句,领会全文内涵。自我感悟:【组评】:☆☆☆展示课导学【学习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学习难点】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课堂流程】导(研悟)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为文人在赞美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得得却并不多。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写的山川之美。预时:2分钟学(分享)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内容:自读课文,积累字词。学法:结合文下注解,疏通文意。体会情感,感悟主旨内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主旨。1、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五色交辉)2、找出文中用的好的词,说出其妙处。(学生悟读,交流发言。教师补充)3、你认为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些景物的?体会文末两句的含义。(赞美、自豪)预时:10分钟小组学习交流分享查漏补缺小组成员间相互检查自成果,查漏补缺。优化展示组内预演1、明确小组展示任务,并分工。2、优化展示方案,进行组内展示预演。【互评】:☆☆☆预时:13分钟展(质疑)展示单元一诵读比赛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展示单元二:重点句赏析提示:可以从修辞写法情感等切入口入手质疑笔记:预时:20分钟练(延展)课后习题互评】:☆☆☆预时:5分钟反思训练课导学基础题一、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填空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发展题1、请你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句话的表达作用。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默写课文提高题写一篇山水游记,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