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概述一、生物安全实验室及P3实验室简介1.1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或称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微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由防护区和辅助工作区组成。根据实验室所处理对象的生物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4个级别(表1)。各级实验室应用范围、操作及设备要求简要比较如表2所示。微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从事体外操作),用BSLT~4(BiosafetyLevel)表示相应级别;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用ABSL-1~4(AnimalBiosafetyLevel)表示相应级别。有部分国家或机构采用P1~4表示,仅称谓不同,内容与BSL(包括ABSL)相应级别一致。此外,生物实验室根据所操作致病性生物因子的传播途径分为a类和b类,其中b类又分bl和b2两类(表3)。表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级别生物危害程度处理对象一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二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三级髙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髙度危险性,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髙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四级髙个体危害,髙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髙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表2各级别实验室应用范围、操作及设备要求比较级别应用范围实验室操作安全设施一级基础的教学、研究GMT*不需要;开放实验室二级初级卫生服务;诊断、研究GMT加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开放实验室,此外需要BSC*用于防护可能生成的气溶胶三级特殊的诊断、研究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上增加特殊防护服、进入制度、定向气流BSC和/或其他所有实验室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四级危险病原体研究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上增加气锁入口、出口淋浴、污染物品的特殊处理III级BSC或II级BSC并穿着正压服、双开门髙压灭菌器(穿过墙体)、经过滤的空气注*BSC:生物安全柜;GMT: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表3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类分类含义a操作非经空气传播生物因子的实验室b操作经空气传播生物因子的实验室bl可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进行操作的实验室b2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进行操作的实验室1.2P3实验室P3实验室即指生物安全三级水平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应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研究、或者生产设施,专门用于研究本地或外来的通过呼吸传染使人类致病或潜在致命的病原体。代表病原体有炭疽芽孢杆菌、鼠疫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狂犬病毒等,这些病原体可能导致人类严重的致命性疾病,但已经有治疗方法。二、P3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P3实验室设立与管理需满足的各项要求主要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18年版)(以下简称《条例》)、《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17)。以下总结了主要的几项要求。2.1设立要求根据《条例》,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2.2建筑要求P3实验室可为独立建筑物;也可与其他实验室共用建筑物,但应自成一区,宜设在其一端或一侧。选址上建筑间距应满足排风间距要求。各类实验室防护区和辅助工作区的主要房间设置如表4所示。图1为我国早期某BSL-3实验室的平面布局。实验室应在入口处设置更衣室或更衣柜,核心区包含试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冲间。主实验室不宜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