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二、课程英文名称BreedingofHorticulturalCrops三、课程编码ZB0230440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64学时;4学分;第5学期六、课程目的与要求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的原理、途径和方法;认识优良品种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生物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熟练地应用到育种研究和实践中,并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和不同的育种目标,正确地选择育种资源,采用合理的育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园艺植物新品种的选育,促进园艺植物生产的发展。本课程在理论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如下知识:(1)主要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特性;(2)主要园艺植物的育种目标;(3)园艺植物引种、选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和育种程序;(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科学知识应用到育种实践中,独立地进行育种研究工作。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园艺植物育种学是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手段。园艺植物育种学与有关园艺植物的栽培学有密切的联系,是园艺科学中不可偏缺的主要学科。八、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曹家树,申书兴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景士西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程金水主编.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沈德绪主编.果树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1绪论222第一章育种对象和目标223第二章种质资源334第三章引种335第四章选择育种4266第五章常规杂交育种2467第六章优势杂父育种10108第七章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339第八章营养系杂交育种641010第九早远缘杂父育种3311第十章诱变育种3312第十一章倍性育种3313第十二章新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4414第十三章部分园艺植物育种426合计521264十一、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品种的特性及良种的作用,明确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与发展趋势。本章计划2学时。二、课程内容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品种的特性及良种的作用,了解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与发展趋势。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园艺植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及品种与植物学上种、亚种、变种等概念的关系。(二)教学难点园艺植物的进化(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讲解与教学CAI课件相结合第一章育种对象和目标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的育种目标和育种途径的概念,育种目标内容及制定原则,理解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的关系。本章计划2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育种对象了解园艺植物的育种目的和材料第二节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掌握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性状指标。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育种目标和育种途径的概念,育种目标内容及制定原则。(二)教学难点园艺植物的育种目标和育种途径,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的关系。(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种质、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和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充分认识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的迫切性,了解国内外种质资源的工作概况、作物起源中心论以及起源于我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本章计划3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了解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与中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了解作物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