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结构与培养策略作业内容: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结合教学探索的经验,谈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量健康培养的一些做法。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努力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课堂心理氛围。如在初中一年级讲授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笔者来当售货员,请一位学生当顾客,顾客买5个苹果支出2元钱,售货员卖五个苹果,收入2元,同样是五个苹果,2元钱,但涉及的意义却完全相反。师问:是“用什么样的办法,对它们相反含义进行区别?”这一教学教程的设计,让学生以一种兴奋、积极的情绪,通过动手、动眼、动脑,最后领悟出正负数的意义。在讲三角形全等的的判定“角边角”公理时,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家中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板,破裂成两块,如果让你到商店配一块同样大小的,现在手头又无尺子可以度量,只能带一块去你拿哪一块去,为什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立即动脑思考,热烈讨论,在老师的点拨下,得出正确结论。同时,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和亲,要注意让好、中、差同学全员参与。教师要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要努力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让每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划上满意的句号,让每个参与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感受。从而形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态势以及师生情感的互动。2、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动机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优劣与其学习动机水平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首先让学生准备一张三角形纸。在上课时,让学生把手中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开来拼在一起。学生惊奇地发现:拼成一个平角。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证明这一结论,通过这一方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笔者发现班上很多同学喜欢集邮。于是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给的解法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天我去逛邮市时,发现又新出版一批面值50分和80分的邮票,我高兴地用身上仅有的9元9角,买了50分和80分的邮票共15枚,问我买邮票中50分和80分值的邮票各多少枚?”学生一看到这道题都拿起笔急着在纸上演算,然后又竞相报出答案案,我将这些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那到底谁是谁非,正确的演算方法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来劲了,思想也集中了。此时笔者再将此题列式和演算方法一步步讲解,学生良快就掌握了列式和演算方法,并掌握了二无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课后,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开动脑筋出题互考……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讲解时,学生思想活跃,发言积极。此时,再启发鼓励、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从报刊杂志中寻找数学,让学生从中感受“生活即教育”之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总之,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努力寻找学生求知兴奋点,改进教学的策略方法,使学生愉快地兴趣盎然地学习。3、对学生进行鼓动性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成功和失败不仅是反映学习成果的信息,而且还可能对后续学习动机产生正性或负性影响。不少研究表明,成功体验对动机激发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课堂提问、演板练习、作业评讲、即兴表演、聪灵一刻等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再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不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4、化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做为学生,其身心尚处于不断发育、成长过程,在学习中,会出现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这些情绪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运用不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时,组织同学分组抢答。“分解因式”是初中数学中一个教学难点,为了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组织进行“因式分解对抗赛”分三轮。第一轮是小组之间的对抗,第二轮是班级间的对抗,这两轮的试题由教师提供;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