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世界几条主要河流简图及各河流的有关数据,完成1~2题。河流流域面积(106km2)平均海拔(m)年降水量(mm/年)年平均温度(°C)甲5.91470203027乙3.2766076013丙1.9186051027丁1.671540203018戊0.811860760131.河流代号与表格数据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甲—d乙—b丙—a丁—e戊—cB.甲—e乙—c丙—a丁—d戊—bC.甲—c乙—a丙—b丁—d戊—eD.甲—e乙—a丙—d丁—c戊—b2.图中河流b和河流c流域内,在当地农业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D.湿地减少解析:依据轮廓与经纬度可判断abcde分别为尼罗河、黄河、密西西比河、恒河、亚马孙河,其中ce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海拔较低;ade主要流经热带地区,年均温较高;ed流域降水较多;a流域降水量最少;依此结合表中数据可判断河流的对应关系。答案:1.B2.C(2013年洛阳检测)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及地形剖面。读图,完成3~5题。3.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A.3000米B.4000米C.5000米D.6000米4.图中甲地所在山坡的朝向最有可能是()2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5.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图中甲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是()A.亚寒带针叶林B.热带雨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解析:第3题,在该地气温最高月1月均温线上找到对应0℃点,找到0℃点对应地形剖面线上的海拔大约为5000米。第4题,甲地所在山坡和对面山坡温度相差不大,且最冷月均温达20℃,说明该山位于热带地区;又由于该地1月均温高于7月,故该地位于南半球,甲坡降水多,最有可能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第5题,甲地全年高温,年降水量达2000mm,故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发育有热带雨林。答案:3.C4.C5.B6.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根据O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推测其形成原因。(3)说出M地区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图中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P为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第(2)题,图中显示O地区降水量大且空间变化大,据此分析即可。第(3)题,M地区位于西亚,有北回归线经过,则受副高影响而干燥。第(4)题,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热带干旱区的光照、热量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和土壤等要素。答案:(1)沟通波斯湾与印度洋(阿拉伯海);是世界石油输出的重要海上通道。(2)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充沛,山地相对高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分异明显。(3)热带荒漠带。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干燥,形成荒漠景观。3(4)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灌溉水源,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土质较好(沙质土壤)。一、选择题(2013年南京模拟)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都有丰富的水源解析:第1题,这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北半球的夏季;其中尼罗河沿岸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尼罗河沿岸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条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形成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三角洲。第2题,这三个区域的光热条件都能满足棉花的生长,因此这三地的农作物都有棉花;河流开发的核心是综合利用与治理;尼罗河沿岸水资源较为贫乏;尼罗河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并非处于世界前列。答案:1.C2.B下图中数字表示城市,读图,回答3~4题。3.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A.石油主产区B.重要城市带C.主要工业区D.主要森林带4.图中城市()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B.正午太阳高度③>④4C.⑤在①的东南方向D.多位于中纬度地区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图中北部阴影区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亚欧大陆的高纬度地区,是亚寒带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赤道地区共有三个区域,分别是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是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