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医、针推专业本科2012年级《中医基础理论》期中考试试卷考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级考试日期年月日考试时间考试方式闭卷题型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登分人复核人说明:本试卷共8页,卷面100分,占总成绩%。⋯⋯⋯⋯⋯⋯⋯⋯⋯⋯⋯⋯⋯⋯⋯⋯⋯⋯⋯⋯⋯⋯⋯⋯⋯⋯⋯⋯⋯一.选择题1.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刘完素B、陈无择C、张介宾D、朱震亨2.自然界云、雾、雷、电产生的内在依据是()A、阴阳制约B、阴阳交感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3.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阳D、阴中之至阴4.按五行相生规律,肺生()A、脾B、肝C、心D、肾5.藏象学说研究的中心是()A、肝腑的生理功能B、脏腑的病理变化C、脏腑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D、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得分阅卷人6.具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功能的气是()A、营气B、卫气C、宗气D、元气7.津液代谢过程尤以哪组内脏为主要()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D、脾肝肺8.决定人体对某些疾病易感性的因素是()A、体质B、素质C、气质D、性格9.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的是()A、脑B、胆C、筋D、脉10.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11.“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肺通调水道B、小肠泌别清浊C、小肠受盛化物D、脾运化水液12.手三阴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手B、从手走头C、从胸走手D、从手走胸13.金元时期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A、朱丹溪B、李东垣C、刘完素D、张从正14.肝火犯肺,属于()A、火克金B、火乘金C、火侮金D、木侮金15.临床治疗血虚病证,一般应配伍使用()A、补气药B、行气药C、降气药D、理气药16.心其华在()A、唇B、爪C、面D、发17.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A、心气B、元气C、中气D、脏腑经络之气18.虚里”是古人诊察何气盛衰的部位()A、宗气B、心气C、营气D、卫气19.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A、肾中精气的充盈B、冲任的调节C、脾气健运D、肝主疏泄20.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循行于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肾经B、肝经C、胃经D、脾经21.在体质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先天因素B、后天因素C、心理因素D、环境因素22.六淫中易伤人体阳气的邪是()A、寒湿B、寒风C、风湿D、寒燥23.循行上具“一源三歧”特点的经脉是()A、冲、任、督B、冲、任、带C、冲、任、肾D、冲、督、带24.下列何项不属气的固摄作用()A、固摄血液B、固摄尿液C、控制汗液D、控制痰液25.为中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26.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是()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互根互用27.泻南补北法是指()A、泻肝补肺法B、泻心健脾法C、泻心补肾法D、疏肝健脾法28.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29.“筋之余”是()A、爪B、齿C、发D、脉30.根据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怒”的所胜是()A、悲B、喜C、思D、恐31.联结心和肺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是()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32.参与津液代谢,下列何组脏器最重要()A、肺、脾、肾B、心、肝、脾C、肝、脾、肺D、心、肾、肝“33.夺血者无汗”旨在说明()A、精血同源B、津血同源C、气为血帅D、血为气母34.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上接()A、肝经B、胆经C、大肠经D、小肠经35.“气逆”常见何组脏器()A、肺脾肾B、肺胃肝C、肺胃肾D、肝胃肾36.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典籍是()A、《难经》B、《内经》C、《伤寒论》D、《神农本草经》37.言人身之阴阳,则肝为()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阴中之阴D、阳中之阴38.大怒导致咳血,属于()A、木克金B、木乘金C、金克木D、木侮金39.下列何项属“子病犯母”()A、肺病及脾B、肝病及心C、水不涵木D、心病及脾40.心脏病人,面见黑色是()A、水克火B、水侮火C、水乘火D、火克水41.容易感受外邪是气的哪个作用异常()A、推动B、营养C、气化D、防御42.肺在志为()A、惊B、忧C、悲D、思43.“阴脉之海”是指()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