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B)。[A]《怀旧》[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孔乙己》2、郭沫若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两个领域是历史剧和(A)。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A)。[A]叶圣陶[B]冰心[C]王鲁彦[D]彭家煌4、郁达夫的小说通过对精神困境的自述,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D)的形象。5、下列丁玲的小说中,不具备左翼文学特征的是(B)。[A]《一九三零年春上海》[B]《莎菲女士的日记》[C]《水》[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6、1922年,“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的诗歌合集是(C)。7、以《晨报》记者身份赴苏考察,从而创作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的是(B)。[A]萧乾[B]冯雪峰[C]陈独秀[D]瞿秋白8、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A)。[A]上海[B]北京[C]广州[D]香港9、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使其由“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转化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的是(D)。[A]陈独秀[B]鲁迅[C]赵家璧[D]茅盾10、下列不属于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是(D)。[A]《老张的哲学》[B]《四世同堂》[C]《二马》[D]《断魂枪》11、执着的“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的作家是(B)。[A]老舍[B]沈从文[A]诗歌[B]小说[C]散文[D]甲骨文[A]“多余人”[B]“彷徨者”[C]“精神者”[D]“零余者”[A]《蕙的风》[B]《春的歌集》[C]《湖畔》[D]《女神》[C]巴金[D]茅盾12、下列不属于“新感觉派”作家的是(A)。[A]曾虚白[B]穆时英[C]施蛰存[D]刘呐鸥13、樊家树、沈凤喜是张恨水的作品(B)中的主要人物。[A]《金粉世家》[B]《啼笑因缘》[C]《丹凤街》[D]《八十一梦》14、被茅盾誉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的是叶圣陶的(B)。[A]《多收了三五斗》[B]《倪焕之》[C]《包氏父子》[D]《潘先生在难中》1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文艺“首先为(A)服务。”[A]工农兵[B]革命战争[C]健全思想[D]知识分子二、【填空题】16、曹七巧是作品(《金锁记》)中的人物。17、赵伯韬、吴荪甫是小说(《子夜》)中的人物。18、《海滨故人》的作者是(庐隐)。19、《家》中跳湖自杀的女性是(鸣凤)。20、阎恒元是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的人物。21、论文《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胡适)。22、《影的告别》出自散文诗集(《野草》)。23、散文《乌篷船》的作者是(周作人)。24、爱给人做媒的张大哥是小说(《离婚》)中的人物。25、有二伯、冯歪嘴是小说(《呼兰河传》)中的人物。三、【名词解释】26、语丝社: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27、《寒夜》《寒夜》(答案要点):巴金写于1946年,这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和水平的作品,写的是凡人小事的悲剧。主人公是汪文宣和曾树生。整部作品围绕“寒夜”这个意象做文章,暴露了那个黑暗冷酷的社会。四、【简答题】28、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人的观念变化:凸显以现代个性意识为中心的人的主体意识。(2)文学的自觉:语言方面普遍运用白话,文体方面也有变革。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考察目标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参见课件第一节的内容)29、什么是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寂寞”?如何理解?“文学理想的寂寞”是指沈从文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