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我国人地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C)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2.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B)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C)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D.东北多,西南少4.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A)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开发地下水5.有关我国石油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D)A.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丰富,每年都大量出口B.我国石油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C.目前,石油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D.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石油产地26.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C)A.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很难发生干旱B.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有利于农业生产C.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不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D.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7.下列用水较紧张的城市是(AC)A.天津B.南京C.昆明D.福州8.我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是(C)。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区C.青藏高原区D、云贵高区9.下列土地资源中,我国人均最少的是(C)A、草地B、林地C、耕地D、难以利用的土地10、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是(C)A节约用水B水价上涨C跨流域调水D兴修水库11.(B)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A第一位B第三位C第四位D第六位12.关于我国人均资源的说法,对的有(B)A.矿产资源我国为世界人均值的2/5B.耕地和土地我国为世界人均值的l/3C.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世界人均值的l/2D.森林资源我国为世界人均值的l/713.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A)3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14.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A.草地B.林地C.耕地D.建筑用地15.世界水日为(B)A.3月12日B.3月22日C.4月20日D.6月25日16.“中国水周”为每年的(A)A.3月22日~28日B.4月22~28日C.7月1日~7日D.8月1日~7日17.我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是(CD)A.开发地下水、海水淡化、开发利用冰川B.严格控制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C.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18.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BD)A.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B.水资源外流区多,内流区少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D.水资源分布,北方少,南方多19.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除自然原因外,其主要人为原因有(AB)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严重C.过度开发水资源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420.有专家预言,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是(C)A石油枯竭B大量动物灭绝C水资源短缺D臭氧层出现空洞二、填空题1.经济地理学体系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地理学和普通经济地理学两大部分组成。2.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5个方面条件、结构、区域、潜力、方向。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季多,冬春少,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有效途径是兴建水库。5.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就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6.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7.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8.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9.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10.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各有不同: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和发展的双重问题,环境问题严重。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11.人类本身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性。作为生产者通过个体的和社会化的劳动向自然环境索取,将自然界物质转化成其生存必需的产品;做为消费者,人类消耗自己生产的产品,而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