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2-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VIP免费

高中语文 2-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1/7
高中语文 2-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2/7
高中语文 2-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3/7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2-相关读物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曷尝不法圣人哉C.罔罟之所布D.阖四竟之内解析A“”“”项中,匮同柜;C“”“”项中,罔同网;D“”“”项中,竟同境。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曷尝不法圣人哉法:效法。B.为之权衡以称之权:秤锤。C.则是重利盗跖也重:重视。D.削曾、史之行削:减除。解析C项,重:增益。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盗亦有道乎B.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是乃圣人之过也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D.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殚残天下之圣法解析B项,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A项,助词,表疑问语气;C项,助词,表陈述语气;D项,助词,的。答案B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A.世俗之所谓至知者B.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C.为之权衡以称之D.灭文章,散五采解析A“”“”项世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都指世俗之人,一般人。B“”项不行在文中的意“”思是不能成为强盗;C“”“”项权衡指秤砣和秤杆;D“”“”项文章指文辞,文饰。答案A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答案D6.默写。(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人者,人恒敬之。答案(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2)爱人者人恒爱之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1题。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攘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示:显露。B.擿玉毁珠,小盗不起擿:扔掉。C.殚残天下之圣法殚:害怕。D.则天下不铄矣铄:炫耀。解析C“”“”项,殚的意思是尽,全。答案C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①介词,表处所,从;②介词,表对象,向。B项,①副词,才;②判断,是。C项,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并列。D“”项,都是代词,指天下人。答案D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庄子绝圣弃知主张的一项是()(3分)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②擿玉毁珠,小盗不起③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⑤毁绝钩绳而弃规矩⑥天下之德始玄同矣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解析①“”是老子的观点,庄子在这里只是引用这种观点,是为了说明仁义圣智不能向别人显示。⑥“”是庄子展示的绝圣弃知的后理想社会,不属于其主张。答案B10.下列有关文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认为断绝圣人,摒弃智慧,社会就会安定,大盗就能中止;丢弃那些贵重的器物,不崇尚珠宝金玉,人们就不会偷盗。B.庄子认为是斗斛、秤杆等量器的出现,造成了百姓的争斗,要解决这种争斗,最好的办“”法是掊斗折衡。C.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和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的仇恨,明确提出要折断工倕的手指,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D.庄子认为,天下出现邪恶的原因,在于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离朱之流炫耀自己的品德和智慧,迷乱了天下人。解析C“”项,表述错误,庄子基于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2-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