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018--2019学年陆良八中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表为地球表面四地的地理坐标。地点甲乙丙丁地理坐标60°N,135°W60°N,45°E0°,135°W30°S,60°E1.下列关于四地位置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南B.乙地位于丙地的西北C.丙地位于丁地的东北D.丁地位于甲地的东南下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P国位于()A.L国的东南方B.北温带C.西半球D.中纬地区3.与乙图相比,甲图()A.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B.比例尺较大,内容较简略C.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D.比例尺较小,内容较详细下图为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北海道是日本重要农业地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图,回答问题。-2-/144.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间低,周围高B.气候的大陆性强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5.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②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③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④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博鳌论坛2015年会期间,我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其中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延伸至欧洲南部沿海。下图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某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6.符合图中甲、乙、丙所在地地理特征的是()A.甲处山河相间,南北延伸B.乙海域水道狭窄,风浪很大C.丙岛在板块生长边界,地热丰富D.丙岛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水能丰富7.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路线过南海后,途经()A.琼州海峡→北赤道暖流→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B.马六甲海峡→季风洋流→曼德海峡→地中海C.琼州海峡→南赤道暖流→德雷克海峡→西风漂流D.马六甲海峡→北赤道暖流→英吉利海峡→北海“南洋”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148.东南亚国家吸引中国企业“下南洋”的原因有()A.城市密集,经济发B.地形平坦,适宜橡胶、椰子生长C.土地和劳动力的成本较低廉D.山水相邻,陆路交通比海运更便捷9.下列关于印度尼西亚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印度洋板块内B.与泰国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C.是四季如春的旅游度假胜地D.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森林覆盖率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B.②地年降水量最多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④地年降水量最少11.④地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A.海平面升高B.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C.大型工程建设不当D.地势低平,容易积水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甲在东南亚地区,乙地在北非,完成回答下列各题。-4-/1412.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植被类型相同B.气候形成原因相同C.河流水能资源丰富D.都是流水堆积地貌13.关于两个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多洪涝灾害B.甲地作物以小麦为主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居民以黑人为主读某国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4.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D.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15.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④多外流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6.沙特阿拉伯东西两侧临海,气候却非常干燥,其原因是()A.国土面积广大,工农业发达、耗水量太大-5-/14B.海水是咸的,从海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带来的降水也是咸的,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C.地形以高原为主,北回归线穿过领土中部,且西部靠近有“高原大陆”之称的非洲D.境内河流湖泊太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