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寄欧阳舍人书(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追睎(xī)有所憾(ɡǎn)嘉言(jiā)B.褒扬(bāo)铭而见之(jiàn)议之不询(xùn)C.衋然(xì)滞绌(zhuō)屯蹶否塞(jué)D.魁闳(hónɡ)宠幸(chǒnɡ)潜遁幽抑(dùn)解析A项,“憾”读“hàn”;B项,“见”读“xiàn”;“询”应为“徇”;C项,“绌”应为“拙”。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材:通“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解析A项,“严”是“尊敬”之意;C项,“勒”是“刻”的意思;D项,“遁”是“隐居,遁世”之意。答案B3.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5分)A.生者得致其严B.则人情之所不得C.六王毕,四海一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解析A项,严:形容词作动词,尊敬;C项,数词作动词,统一;D项,宠荣:使动用法,使……宠荣。答案B4.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5分)A.而善人喜子见传B.惧后世之不知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D.则人情之所不得解析A.是被动句;B.是“不知后世”;C.是“近安”;D.是“不得人情”。答案A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0分)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巩再拜。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有名侈于实侈:奢侈B.议之不徇徇:顺从,曲从C.其谁不有望于世望:希望D.所谕世族之次次:排列解析侈:大。答案A6.下列各项的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4分)A.B.C.D.解析B项于:表比较。A项,者:……的人/用在时间名词后表提顿;C项,其:反问语气/第一人称代词,自己;D项,焉:语气词/第三人称代词,它指这篇文章。答案B7.下面各项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即申说欧公对自己的教诲。“先祖父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即感谢欧阳修的铭文彰扬了其具有困顿身世的祖父。B.从立言者之论,归结至于欧阳修身上,盛誉欧阳修“畜道德而能文章”之贤,深谢欧阳修赐铭之恩。与文章开头呼应。C.文段论述了墓志铭的作用及后来流于不实的原因,指出作好墓志铭应具备的条件,赞扬了欧阳修为他祖父所作墓志铭的“公与是”,并对欧阳修的道德文章深表钦佩。D.这篇文章虽然沿袭了一般感谢信的客套写法,但没有空泛的溢美之辞。而是通过对铭志作用及流传条件的分析,来述说“立言”的社会意义,阐发“文以载道”的主张,表达了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解析“这篇文章虽然沿袭了一般感谢信的客套写法”错。没有一般感谢信的客套。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