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4-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VIP免费

高中语文 4-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1/6
高中语文 4-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2/6
高中语文 4-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3/6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4-相关读物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D“”“”“”“”项,笃的意思是坚持,措的意思是放下。答案D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①表停顿;②代词,的人。B项,①代词,他;②语气词,表推测。C项,都“”相当于于,介词。D项,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他。答案C3.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尊贤,则不惑D.子庶民也解析D……项,子:名词意动用法,把当做子女对待。其余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A项,亲友;B项,愚人;C项,贤人。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B.喜恕哀乐之未发,谓之中C.从容中道,圣人也D.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解析C“”“”“”项,从容在文中的意思是自然而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慌不忙。答案C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B“”“”“”.大学相对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言,讲的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大学问。C.《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子思所作。是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D“”.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把它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解析D项,表述错误,是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答案D6.填空。(2分)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答案审问之明辨之阅读选文,完成7~11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命之谓性命:赋予。B.喜怒哀乐之未发发:发生。C.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育:孕育。D.小人而无忌惮也惮:害怕。解析B“”“”项,发的意思是出现,表现出来。答案B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B.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C.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D.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解析B“”“”项的之是助词的,其余的三项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答案B9.下列语句间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B.天地位焉,万物育焉。C.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D.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解析在所给的四个语句中,D项是承接关系,其余的是并列关系。答案D10.下列对原文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认为,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B.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C.孔子总结自己的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是:聪明的人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这种主张。D.孔子认为,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解析D“项,理解错误,原文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4-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