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果园土肥水管理土、肥、水是果树生长发育的基础,土、肥、水管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果树的生长发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果园的土、肥、水管理,在此基础上要配合其它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果树的高产、优质、高效。第一节土壤管理土壤是供给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基础,为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对土壤加以管理。根据果树不同年龄时期生长发育特点,把果园的土壤管理分幼龄果园的土壤管理和成龄果园的土壤管理。一、幼龄果园的土壤管理黑龙江省的苹果和梨,大体以五年为界,五年以前的这段时间为幼龄果园。此期果树地上部和地下部器官生长迅速,要求良好的生活条件,为早日结果奠定基础,此外果树行间空隙大,可以进行间作。(一)树盘管理树盘是指树冠垂直投影的范围,是根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树盘内的土壤可以采用清耕或清耕覆盖法管理。具体做法是:每年秋季对树盘浅翻,并结合施入有机肥,要尽量少伤根系,生长季节结合锄草将地刨暄,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各种有机物覆盖树盘,覆盖物的厚度,一般在10cm左右。(二)间作管理幼龄果园空地较多可间作,合理间作可以改善微区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有利幼树生长,并且可增加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到以经养果,以园养园,实现建园当年盈利。对间作物的选择和管理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生长期短,生长初期需水少的作物,如土豆、葱蒜等。②提高肥力的作物,如豆类。③间作物的大量需水期应与果树需水临界期错开,减轻与果树竞争肥水。如小麦的大量需肥需水期正是果树需水临界期,在缺少灌溉条件的地方就不宜种植小麦。④间作物要耐荫、耐药、耐踏、和果树无共同的病虫害。⑤不宜种植高杆作物,如玉米、高梁等,蔓生的间作物要加以管理,不让它爬到树上。⑥间作物要进行轮作,可采用豆类→土豆或葱蒜→瓜类→豆类的轮作制进行轮作。对间作物也要施肥、灌水、中耕除草。114二、成龄果园土壤管理成龄果园由于树龄的增加,树冠不断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加大,对养分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此期土壤管理的任务应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主,满足果树生长和结实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在管理方法上,除继续进行水土保持和树盘管理外,还有如下管理方法:(一)清耕管理清耕管理是黑龙江省成龄果园土壤管理的主要方法,此法主要是勤耕勤锄,保持土壤疏松无草。具体做法是: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施肥秋翻一次,并在果树生长期根据草生长情况耙地2~3次,株距较小的果园要配合人工或化学锄草。清耕法的优点是能消灭草荒,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疏松、土温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有利于果树吸收作用,清耕最初几年肥效较高。缺点是随着清耕年限的增长,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冲刷严重。(二)生草管理果园生草即在果树行间种植1年或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本植物,不翻耕,定期刈割,割下的草就地腐烂或覆盖树盘。是国外采用较多的一种土壤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各地都在试行。陕西果树所在3.3m×3m的成龄果园中试验,每年种一茬毛苕子,平均每株每年可压绿肥约30kg,再施过石1.5kg,尿素0.5~1kg,与对照区(每株每年施农家肥250~300kg,过石1.5kg,尿素0.5~1kg)比较,绿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并对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果园生草法的优点主要是能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果园微生态,防止冬季温度过低,夏季温度过高对果树的不利影响,节省管理用工等。其缺点是如管理不当,易和果树争夺肥水,因此应加强管理,短期刈割和施肥、灌水,以缓冲和果树竞争肥水的矛盾。适宜果园人工种植的草种主要有禾本科的黑麦草、羊芽草、无芒雀麦、燕麦草等和豆科的三叶草、紫云英、草木樨、苕子等。豆科和禾本科混合播种,对改良土壤有良好的作用。(三)清耕覆盖作物法管理清耕覆盖作物法就是在果树需肥水最多的生长前期保持清耕,后期或雨季种植覆盖作物,待覆盖作物长成后,适时翻入土中作绿肥。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土壤管理方法,兼具清耕和生草的优点,而减轻了两者的缺点,如清耕可熟化土壤,保蓄水分和养分,供给果树需要,后期播种间作物,可吸收和利用土壤中过多的水肥,有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