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2期2010年6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RESERVOIRSVol.22No.2Jun.2010收稿日期:2010-01-20;修回日期:2010-02-2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08ZX05004-002)“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编号:2008E-0702)“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王宏斌,1966年生,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资料解释与油藏描述。地址:(720020)甘肃省兰州市雁儿湾路535号。电话:(0931)8686347。E-mail:wang_hb@petrochina.com.cn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在塔中地区生物礁滩复合体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王宏斌,张虎权,卫平生,孙东,王振卿,李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摘要:该文以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塔中I号断裂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为目标,结合缝洞储集体主控因素,针对性地选用印模法古地貌恢复技术、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地震相波形分类组合技术、多属性约束井-震联合孔隙度反演技术以及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分层次、分类型、分级别对缝洞储集体进行刻画,满足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生产需求。关键词: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生物礁滩复合体;储层预测;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26(2010)02-0018-060引言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进展很快。截至2008年底,仅在塔中、塔北两大重点探区已累计发现三级储量超过4×108t(油当量)。尽管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资源丰富,但由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油气成藏复杂,多年来受技术的限制储量仍然难以有效动用[1~3]。目前,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已在塔里木盆地取得了重要进展和良好的应用效果[4~9],但储层识别及评价技术仍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10~14],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不同地区、不同资料、不同类型的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差异较大;②针对不同成因类型储层还缺乏成熟的配套技术组合;③以提高钻探成功率为目的的缝洞体烃类检测技术仍在探索中,现有的技术有待深化;④缝洞体定量化雕刻与缝洞系统、缝洞单元评价方法刚刚起步,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生产需求。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作为新建立的地震储层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地震、地质和测井等信息有机结合并预测缝洞储集体,其思路正好符合目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勘探开发一体化阶段对技术的迫切需求[15]。该学科最大特色就是针对碳酸盐岩特殊的缝洞储集体非均质性强的发育特征,以地震储层学的五大关键技术为基础[15,16],优选并形成有效的技术组合,实现对缝洞体由微观特征解剖到宏观规律的认识,由岩性、物性预测到孔隙充填流体的检测,由多井点储层特征参数提取到以地震资料所能分辨的尺度内的三维空间储层定量化雕刻及综合评价。笔者将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理论与技术,具体应用到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生物礁滩复合体的储层预测中[17],围绕古地貌、沉积相带、构造破裂与溶蚀改造等缝洞储集体的主控因素[18,19],针对性地选用有效技术,分层次、分尺度,开展礁滩复合体由宏观外部结构到内幕非均质变化规律的刻画。1塔中地区地质概况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是塔中北斜坡上奥陶统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2010年图1塔中Ⅰ号坡折带良里塔格组礁滩体古地貌图Fig.1Paleogeomorphicmapofreef-beachcomplexofLianglitagegroupinTazhongNo.1slopebreakbelt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的坡折带[20],其西南侧为带状陆棚边缘沉积,以发育厚度为100~300m的礁滩复合体为特征,具有地层厚度变化大,相带窄、横向变化快和礁滩体向上营建的特点。纵向上,在良里塔格组颗粒灰岩段和泥质条带灰岩段内发育粒屑滩、灰泥丘、骨架礁的多旋回组合;横向上,表现为沿Ⅰ号坡折带发育礁滩复合体,往内带演变为丘滩复合体。主要岩石类型为礁滩相骨架礁灰岩、颗粒灰岩和灰泥丘藻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