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克莱斯特工程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号:版本:第一版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号: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2003年07月08日一、工程简介(1)、建筑物概况:沈阳克莱斯特国际花园工程位于皇姑区黄河大街西侧,被嘉陵江街、宁山路和巴山路所环绕。本工程主要由9个单体工程组成,每个单体工程占地面积851m2,长×宽为36m×36m,地下一层,地上三十层,高度达95.85m,均为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地基持力层为砾砂层。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3m,基础底标高-7.35m(含防水垫层厚),局部达9.6m。拟建建筑物及周边平面布置图:(2)、水文地质概况:根据钻探资料,本地区稳定水位4.8m—5.6m,类型为潜水,相对于市政高程为38.45—39.10m。地基土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①杂填土:由碎砖石、炉渣及粘性土组成,土质不均,结构较松散,厚度2.0m左右;②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局部断缺,厚度1.5m左右;③中砂1:黄褐色,粒径较均匀,长石,石英质,稍湿,松散—稍密状态,厚度1m左右;④砾砂:黄褐色,粒径不均,局部呈圆砾状态,长石,石英质,稍湿—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厚度6m左右;⑤中砂2:黄褐色,粒径不均,粘性土含量大,长石,石英质,饱和,中密—密实状态,厚度4m左右;⑥圆砾:火成岩为主,粒径不均,局部粒径较细,以砾砂夹层状存在,中密—密实状态厚度17m左右。二、降水设计(1)、水位降低深度要求:根据工程概况分析和地质勘察情况,为解决基坑底隆起或管涌问题,达到增大土质C、Q值,实现干作业施工要求,本工程经过评定后,决定采用深井井点降水措施。深井井点降水的特点和原理是管下端较长部位设有滤槽或滤网,管内装入泵体,提升流入管内的地下水,使基坑内地下水降低,达到降水目的。深井井点管布孔间距一般10-20m,群井形成一定的降水漏斗,降水深度应低于开挖面0.5—1.0m(安全储备)以下。本区降水深度要求为:地下室需降至-7.35m,安全储备0.5m,约7.85m;电梯井部分需降至-9.6m,安全储备0.5m,约10.1m。深井井点降水示意图如下:(2)、降水时间要求:与地下室施工同步,保证地下室的干作业施工条件,预计两个月。(3)、常数计算公式选取:①影响半径:R=2×△h(hw×K)1/2,或R=10×S×(K)1/2,△h为水位降低深度(m),hw为含水层计算厚度(m),S为降水深度,K为土层渗透系数(m/d);②井点深度计算:H≥H1+h+i×L,H为不包括滤管的井点管埋设深度(m),H1为井点管埋至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h为基坑底面至降水后的地下水位线距离(m),i为水力坡降(为1/8—1/10),环形井点系统(本工程为0.5m),L为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③环形井点系统引用半径估算:ro=(F/π)1/2,F为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2500m2);④土层渗透系数计算:K=0.73Q×(㏒R0-㏒r0)/[(2He-S)×S],Q为涌水量(m3/d),He为有效带深度(m),R0为降水半径R0=R+r0(m);⑤基坑总涌水量计算:Q=1.366K×(2He-S)×S/(㏒R0-㏒r0);⑥单根井管最大涌水量估算:q=65π×d×L(K)1/3,d为滤管直径(m),L为滤管长度(m);⑦过滤管总长度计算:L=Q/q;⑧降水井数量计算:n=1.1Q/q;⑨井管间距计算:a=C1/n,C1为基坑四周降水井布置的轴线总长度;(4)、常数预计选取:根据上述公式,结合本工程特点计算出:渗透系数为120m/d,含水层有效厚度H为26.3m,水位降低S为4.05m,影响半径R为455m,井点系统引用半径r0为28m,基坑涌水量Q为24603m3/d,单井出水量q为3840m3/d,井点数量为7口,井管间距为22—28m。降水设计示意图:三、井点施工及降水管理(1)、井点设计:井径采用700mm,过滤器直径采用400mm,井深为24m(井管上部2节〈8m长〉为水泥井管,下部为过滤器〈16m长〉),过滤器使用钢筋骨架缠丝过滤器(竖筋φ28-φ32,外焊φ20环筋),外包40目尼龙纱网一层,并注意接头处包严。填砾规格为直径5—10mm的小砾石,部均匀系数小于2.0。井管做法及井点布置示意图:(2)、井点施工:采用CZ20型YKC钻机降水、气冲孔,成孔时,需采用护管及护壁措施,孔径与井管外壁要保留30cm富裕度,以满足填充过滤层要求,并用砂石过滤材料填满,井管安置结束后,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