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钠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知道Na及其氧化物的性质。2.能利用Na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3.能规范解答以Na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4.了解Na2CO3和NaHCO3的性质。5.能正确鉴别Na2CO3和NaHCO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6.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7.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8.了解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计算。9.记住Na、K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一、钠的性质及应用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ρ(H2O)>ρ(Na)>ρ(煤油);熔点:低于100℃;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2.钠的化学性质Na――――――――→Na+(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O2Cl2:2Na+Cl2=====2NaCl(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盐酸溶液反应Na先与H2O发生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再跟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碱,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元素。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电解熔融氯化钠2NaCl(熔融)=====2Na+Cl2↑。(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4.钠的用途(1)制取Na2O2等化合物。(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TiCl4=====4NaCl+Ti。5.反思归纳:(1)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的反应。(2)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3)金属钠与溶液反应现象分析思维模板a.共性因为钠与不同的溶液反应均属于剧烈的置换反应,故有共同的现象产生。b.差异性与酸性溶液反应比与水剧烈,最后钠可能在液面上燃烧;与盐溶液反应时,还可能会生成沉淀(如生成难溶碱)、氨气等;由按元素组成按性质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氧化物于煤油的密度较小且不溶钠的特点,钠只有在界面处与水溶液接触的部分反应。钠与乙醇反应,钠先沉在液面下(ρ(Na)>ρ(乙醇)),后上下浮动、能看到表面冒出气泡并不熔化成小球(乙醇沸点低,热熔低,吸收热量,使产生的热量基本传给乙醇)。【真经】钠的性质可用一段话记忆:银白轻低软,传导热和电,遇氧产物变,遇氯生白烟,遇水记五点,浮熔游响红,遇酸酸优先,遇盐水在前。二、钠的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化学式Na2ONa2O2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电子式氧元素化合价-2-1阴、阳离子个数比1∶21∶2是否为碱性氧化物是不是热稳定性不稳定(加热时被空气氧化)稳定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l===4NaCl+2H2O+O2↑主要用途用于制取少量Na2O2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补充: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注意:酸性氧化物中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碱性氧化物中大多数是金属氧化物(除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中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NO),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2.反思归纳:(1)过氧化钠强氧化性的五个表现(2)理解H2O、CO2与Na2O2反应的定量关系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a.物质的量关系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b.气体体积关系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则气体体积减少的量等于原混合气体体积的,且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c.转移电子关系2molNa2O2不论与H2O还是与CO2反应均生成1molO2,转移2mol电子。d.固体质量关系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m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全部通过足量Na2O2后,固体增重为mg。或者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上述条件。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①无机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②有机物:CH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