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专业丁红红分析化学专业丁红红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目录目录1前言•免疫分析•电化学免疫分析2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3发展及展望1前言•免疫分析•电化学免疫分析2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3发展及展望前言前言•1.免疫分析(Immunoassay)•概念:基于用抗体或抗原作为选择性化学试剂以分析测定抗原或抗体及半抗原的分析方法。分子识别材料:抗原或抗体•分子识别基本原理:Ag十AbAg·Ab•分类•放射性免疫分析(RIA)•酶联免疫分析(ELISA)•发光免疫分析(LIA)•电化学免疫分析(ECIA)•1.免疫分析(Immunoassay)•概念:基于用抗体或抗原作为选择性化学试剂以分析测定抗原或抗体及半抗原的分析方法。分子识别材料:抗原或抗体•分子识别基本原理:Ag十AbAg·Ab•分类•放射性免疫分析(RIA)•酶联免疫分析(ELISA)•发光免疫分析(LIA)•电化学免疫分析(ECIA)电化学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免疫分析法•是将免疫技术与电化学检测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1951年,由Breyer和Radclif首次应用,极谱法测定由偶氮标记的抗原•六七十年代后电分析技术方法的发展:•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电化学流动注射分析•微分脉冲伏安法•阳极溶出伏安法•是将免疫技术与电化学检测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1951年,由Breyer和Radclif首次应用,极谱法测定由偶氮标记的抗原•六七十年代后电分析技术方法的发展:•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电化学流动注射分析•微分脉冲伏安法•阳极溶出伏安法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1免疫传感器与测定抗原抗体反应有关的传感器1990年Henry等提出结构:感受器、转换器、电子放大器。分类: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光学免疫传感器、压电免疫传感器和SPR型免疫传感器等。1免疫传感器与测定抗原抗体反应有关的传感器1990年Henry等提出结构:感受器、转换器、电子放大器。分类: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光学免疫传感器、压电免疫传感器和SPR型免疫传感器等。•2.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分析方法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的生物传感器。•根据2001年IUPAC的对生物传感器分类标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进行特异性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自给式的集成器件,其中抗原/抗体是分子识别元件,且与电化学传感元件直接接触,并通过传感元件把某种或者某类化学物质浓度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根据检测信号的不同,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分为电位型、电流型、电导型和电容型。•2.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分析方法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的生物传感器。•根据2001年IUPAC的对生物传感器分类标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进行特异性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自给式的集成器件,其中抗原/抗体是分子识别元件,且与电化学传感元件直接接触,并通过传感元件把某种或者某类化学物质浓度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根据检测信号的不同,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分为电位型、电流型、电导型和电容型。•2.1电位型免疫传感器•2.1.1直接型电位免疫传感器•原理•利用抗原或抗体在水溶液中两性解离本身带电的特性,将其中一种固定在电极表面或膜上,当另一种与之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时,原有的膜电荷密度将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膜的Donnan电位和离子迁移的变化,最终导致膜电位改变。•2.1电位型免疫传感器•2.1.1直接型电位免疫传感器•原理•利用抗原或抗体在水溶液中两性解离本身带电的特性,将其中一种固定在电极表面或膜上,当另一种与之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时,原有的膜电荷密度将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膜的Donnan电位和离子迁移的变化,最终导致膜电位改变。参比电极抗原结合抗体的膜原理:先通过聚氯乙烯膜把抗体固定在金属电极上,然后用相应的抗原与之特异性结合.抗体膜中的离子迁移移率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电极上的膜电位也相应发生改变。膜电位的变化与待测物浓度之间存在对数关系•应用•早期的研究者利用此原理测定了人血清中的梅毒抗体、人血清白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