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实务操作张晓彤2007年3月调整一下您对课程的希望---•是管理方面的课程,而不单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是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但是是把一年的课程浓缩成了两天•会有一些枯燥的理论和定义,因为没有它们管理心理学将变得不够完整•公开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做到针对您的企业对症下药管理心理学涉及到管理领域中人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管理理论和人性假设我们将涉及: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模块四个体•认知过程•个性•激励•态度•心理健康群体•群体规范•群体士气•沟通•人际关系领导•功能•品质•管理风格•集体领导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管理理论和人性假设行动计划:不同职位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管理心理学的诞生•美国是管理心理学发源地•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莱维特(H.J.LeavitH.J.Leavittt))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概念•1979年以后,中国管理心理学逐渐得到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科学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代表人物1:美国的泰勒(F.W.Taylor)代表人物2:法国的法约尔(H.Fayol)代表人物3:德国的韦伯(M.Weber)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工资随效率而变化,完成工作标准者支付30%--60%的奖金,没达标者相应减少工资)•科学地挑选和培养工人(使工人能胜任对他而言最高级、最有兴趣和最有利可图的工作,最终成为一流的工人)•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进行明确的适当分工(职能化的组织原理和例外原理)用铁锨搬运钢铁法国的法约尔管理理论1916年---《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提出14条管理规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命令的统一性5.指挥的统一性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公正合理的报酬8.集权9.等级条例10.秩序11.公平12.保持职工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或集体精神•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使人学会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他的贡献在于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独立的研究,特别是对管理组织和管理过程的职能的划分理论德国的韦伯“理想官僚制”组织理论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他描述了三种不同组织形态:(1)神受的组织----神受的权力(2)传统的组织----传统的权力(3)合理-法律化的组织----合理-合法的权力•这里的官僚制不含贬义,而是一种通过公职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来进行管理是体制。•他认为官僚组织的形式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因为这种组织为管理的连续性提供了基础。•韦伯认为,合理合法的权力才是企业和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也是管理大型企业的理想的组织形式。行为科学理论--早期称之为人际关系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时期•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①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②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③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和人际关系问题④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代表人物:美国的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赫兹伯格F.Herzbeng)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Mayo,GeorgeElton1880-1949•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WesternElectricCompany)所属的位于伊利诺伊州霍桑工厂(Hawthorne)进行的心理学研究•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1,照明实验•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