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导学案(教师案)第2页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案)主备:审核: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日期第16课《昆明的雨》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作品,积累生字词,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意。2,品析细节描写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之情3,感悟作者情感,增强审美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品读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之情教学方法:问题探讨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第4页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自然点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三.精读课文,问题探究6.读文章第一段,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答题技巧提示:文章开头的作用有哪些?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5、为下文埋下伏笔朗读课文第二部分:7.昆明的雨季给人什么感受?(昆明的雨季是相当长的,但并不使人厌烦。因为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所以并不使人气闷。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阅读课文5--7段,思考:8.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9.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10.文章结尾再次说“我想念昆明的雨”有什么作用?答:篇末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表达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第5页及怀念之情。研读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11.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避邪的多是这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通过细节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倒挂在昆明人家门头上的仙人掌,泛着绿意和湿气,在雨季里为它的主人祈福驱邪。1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锈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杨梅的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13.为什么“雨”引起了作者“淡淡的乡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淡淡的乡愁,“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14.本文主旨探究:这篇散文,作者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彰显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15.作业设计:导学案学评P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