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扎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基本情况截至20XX年底,全县有党(工)委17个,党组37个,党(总)支部295个,其中农村党(总)支部82个,全县党员数4063人,其中女党员917人,占党员总数22.6%。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997人,占24.5%,36至45岁1246人,占30.7%,46至54岁861人,占21.2%,55至59岁354人,占8.7%,60岁及以上605人,占14.9%;文化程度本科以上390人,大专1095人,中专、高中1038人,初中以下1540人。20XX年底全县农村党支部申请入党人数有108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7名、新发展农业生产一线党员46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28人,占当年发展数的21.5%。高中、中专以上学历17人,占13.1%。通过积极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主要做法经验(一)明确责任,制订规划。县委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进行考核,以提高基层支部重视程度,注意发挥党员的作用,提高党员的地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加大对青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一是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建立了县委、基层党委、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抓发展党员的责任制,三级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做到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二是严格考核,做好规划。首先,在注重平时督查的基础上,坚持每年考核一次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行抓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考核,把该单位党建工作与其本人的政绩挂钩。坚持每年督促乡(镇)党委量化考评村,第1页共10页对被评为差的村实行一票否决,挂点领导负连带责任,当年度不能评优评先。其次,做好工作规划。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规划各乡(镇)党委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坚持把每年发展3-5名年轻党员作为年终考核每个村支部的工作指标;第三,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先进事例进行宣传教育,以激发青年农民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如杜热乡党委专门制定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制度,对一年不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亮“黄牌”警告,对三年不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书记坚决进行调整、撤换。此外,该乡党委还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到村干部目标百分考核体系,直接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哪个村不发展党员就扣分,全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资都将随之减少,使发展党员工作受到了全体村干部的重视。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该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道路。为党组织输送了一大批新鲜血液,解决了村级班子建设后继乏人的实际问题。(二)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把好党员队伍的入口关。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我县认真按照地委的要求,严格按照《党章》及《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一是把好标准关。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决不求数量而轻质量,并坚决封杀“关系党员”、“金钱党员”、“人情党员”等通过党内的不正之风发展上来的人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容情。二是把好程序关。我县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在培养、教育、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个环节中严格程序和把关。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按照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过好民主关。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注重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对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民评民推制、发展党员票决制等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提高新党员的群众公认度。今年以来,吐尔洪乡积极推行“公推、票决、公示”三项制度,认真解决农村一些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难这一老大难问题。到目前,该乡已有4个党员发展难点村成功发展了新党员。该乡通过调研发现,个别农村干部思想不端正,热衷于发展“家族党员”、“派性党员”,是造成发展党员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该第2页共10页乡坚持从党员发展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