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1期2013年3月华北地震科学NORTHCHINAEARTHQUAKESCIENCESVol.31,No.1Mar.,2013DOI:10.3969/j.issn.1003-1375.2013.01.010收稿日期:2012-05-11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北省地震科研青年基金项目:沧州地区深井水位气压效率和固体潮效应分析作者简介:呼晶磊(1978-),男(汉族),河北海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地下流体研究工作.E-mail:1056483001@qq.com2000年以来马17井水位、气压观测资料分析呼晶磊1,张子广2,盛艳蕊2(1.沧州市地震局监测预报科,河北沧州061001;2.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050022)摘要:整理和分析2000年以后马17井的水位、气压观测资料,采用日极差法分析影响该井水体的能量变化;分别采用按时间分段数据的散点图和全时段滑动分析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地研究该井的固体潮效应及其特点;采用滑动的一阶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长时间段内水位与气压的关系,解释该井的气压效应特征;最后结合淮镇地震、文安地震、汶川地震前后该井水位观测数据变化现象,讨论该井水位的变化机理和变化特征,揭示其变化发展趋势,使马17井在今后的地震预测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水位;气压;固体潮;滑动;日极差法中图分类号:P315.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1375(2013)01-0051-080引言马17井是河北平原带中部重要的动水位观测井,自1981年投入观测以来,对邻近地区的4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1992年以前,映震率达到70%以上,1993年底修复改造后映震能力有所下降。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共有3次地震活动对马17井所在区域的观测活动可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分别为:①献县淮镇地震(2001年7月16日,116.7°E,38.2°N,ML=4.4);②文安地震(2006年7月4日11时56分,16.3°E,38.9°N,ML=5.5);③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03.4°E,31.0°N,MS=8.0)。除淮镇地震外,马17井的观测结果直观上不存在特别明显的对应反应,尤其震中距井址距离较近的文安地震,因此有必要对马17井2000年后的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该井现阶段各观测手段尤其是水位的反应特征和反应机理。图1马17井观测井地理位置示意图华北地震科学31卷1基本情况马17井位于河北省河间市张天宫村西约500m,处于冀中拗陷南马庄断裂带东侧河东古潜山凸起部位,大城断裂端点附近。井深2694.25m,观测层埋深2571.63m,为震旦亚界雾迷山组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上覆巨厚的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封闭性好,是冀中岩溶裂隙水的高矿化排泄区,属大气成因的深循环水。目前的模拟观测手段是动水位、气压。综合之前收集的马17井的各项观测资料,结合实际观测研究结果和经验,对影响该井地下水位干扰因素进行综合判断[1](表1)。表1观测井的观测环境干扰因素评价干扰因素分类主要干扰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佐证引起含水层水量变化的因素降水入渗不明显大量降雨后,水位无特殊变化地表水入渗不明显灌溉水入渗不明显人工注水不明显附近无大型油田开采设备引起含水层应力应变状态改变的因素气压存在固体潮存在邻层抽水不明显经调查不明显存在这种情况[2]机械振动不存在附近公路、铁路、大型机械厂矿且与村庄存在一定距离其他浴池营业不存在经调查分析,浴池的营业活动不对该井的观测活动造成影响2观测资料分析从观测项的实际观测结果来看,该井观测资料总体连续性好,其中水位观测数据日变化量相对较小,呈窄幅震荡状态,长趋势存在年变,在某些时段气压反应较为明显。2000年11月上旬为了解决泄水管内壁结垢与井口装置锈蚀等问题,对原有的井口结构进行了改造,因此选取2000年之后的数据,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2.1水位原始曲线图以SW-40-1记录的模拟日观测数据来看,每日水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