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及特点,文中主要就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和低压用户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及与其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应用0引言电力线载波(PowerLineCarrier-PLC)通信是利用高压电力线(在电力载波领域通常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压电力线(指10kV电压等级)或低压配电线(380/220V用户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近年来,高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突破了仅限于单片机应用的限制,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并且,随着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中/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的技术开发及应用亦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局面,电力线载波通信这座被国外传媒喻为“未被挖掘的金山”正逐渐成为一门电力通信领域乃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热门专业。在这种形势下,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讨论,阐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历程、特点及技术关键。1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及现状1.1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电力通信网对通信的可靠性、保护控制信息传送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具有及严格的要求,并且电力部门拥有发展通信的特殊资源优势,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力公司都以自建为主的方式建立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1]。长期以来,电力线载波通信网一直是电力通信网的基础网络,目前在长达670000km的35kV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多数已开通电力线载波通道[1],形成了庞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该网络主要用于地、市级或以下供电部门构成面向终端变电站及大用户的调度通信、远动及综合自动化通道使用。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已从主导的电力通信方式改变为辅助通信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电力通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由于电力通信规程要求主要变电站必须具有两条以上不同通信方式的互为备用的通信信道,由于电力线载波技术革新带来的新的载波功能以及由于昔日数量庞大的电力线载波机的更新换代,都导致了电力线载波机虽然作为电力通信的辅助通信方式,但是在全国仍然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全国共有约20家企业从事高压电力线载波机的开发和生产。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的应用目前主要在10kV电力线作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和在380/220V用户电网作为集中远方自动抄表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还有正在开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电力线上网高速MODEM的应用。在这些方面,10kV上的应用已达到了实用化,成都一家公司开发的扩频载波数据传输装置(已通过质量检验[2])在四川罗江县供电局已可靠运行达一年之久。从事这类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全国约有几十家,一旦市场全面形成,竞争将较为激烈。作为自动集抄系统通道的载波应用目前已能够形成组网通信,完成数据抄收功能,但是由于用户电网的某些时变特性和突发噪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在技术上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还存在着抄表“盲区”的问题,这一问题目前一直阻碍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在自动集抄系统应用的主要症结所在。从事这类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全国至少有200家以上,并且大多数都存在技术开发和工程并行的状况,真正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只是少数企业。在市场还未全面认同这种方式的可靠性的状况下,其市场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关于电力线上网的电力载波技术应用目前以中电飞华公司为代表,已在北京开通了5个以上的实验小区,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工程资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至于何时能够进入商业化生产和运营还需综合考虑技术性能、成本核算和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政策等方面的问题。1.2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历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发展过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3]。它以电力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