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培训大纲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再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再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合成氨工艺气体压缩、氨合成反应、液氨储存岗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牛标准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3021-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3-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AQ3024-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AQ3025-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7-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3术语和定义3.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合成氨syntheticammonia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有煤(或焦炭)、天然气和石脑油、重质油等。。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Specialoperatorofsyntheticammoniaprocesses合成氨工艺生产装置中从事氨合成工艺气体压缩、氨合成反应、液氨储存现场及控制室的工艺操作人员。4基本条件4.1满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中规定的条件。4.2色弱、色盲为禁忌症。4.3培训前需在相应岗位实习3个月以上。5培训大纲5.1培训要求5.1.1合成氨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和技能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作业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5.1.2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5.1.3培训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应注重提高合成氨工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知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培训。5.2培训内容5.2.1合成氨工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GB12463、GB13690、GB15258、GB15603、GB18218、GB/T16483等主要技术标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培训。5.2.2合成氨工艺安全基础知识a)合成氨工艺简介,主要包括合成氨的概念,合成氨工艺的基本类型,氨合成原料气生产的方法、原理和流程,原料气净化的方法、原理和流程等,氨的合成原理、工艺条件及典型工艺流程,氨的存储方法、原理和流程。b)合成氨工艺的危险特点,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的燃爆危险性,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毒性化学品泄漏的危险性、氨合成反应的失控危险性,部分工艺过程存在腐蚀的危险性。c)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燃爆危险、高温高压危险、低温低压危险、反应失控危险、中间产品和产品等危险化学品泄漏危险。d)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主要包括MSDS基本格式、合成氨工艺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的危害特性。e)重大危险源(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合成氨工艺重大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