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单选题(请根据教材回答问题)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法不正确的是(C)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为他的书斋提联自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体现了他(A)A.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B.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C.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D.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3.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D)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旨意C.人先天具有的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为(D)A.当现实不符合理想时,我们应对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B.理想与现实总是对立的C.理想如果不能实现,它就没有任何意义D.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5.人生目的是人在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回答的根本问题是(B)A.如何选择人生道路B.人为什么活着C.人应该如何对待生活D.怎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6.关于中国革命道德说法不正确的是(B)A.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道德不属于中国革命道德C.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道红线7.判断一个人的人生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根本依据是(C)A.个人能力B.社会地位C.社会贡献D.社会影响8.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从本质上说,网络生活是(A)A.人与人的现实交往B.属于私人生活领域C.人的虚拟生活D.是完全自由的9.关于法治思维和人之思维,说法正确的是(D)A.培养“哲学王”是法治思维的基本诉求之一B.人治思维在方式上追求普遍适用性C.采取人治的国家是没有法律的D.法治思维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层次的要求是(D)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11.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这说明(A)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B.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C.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D.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12.在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相互关系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B.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要避免贸易保护主义C.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家意识的淡化D.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13.以下不属于法律教育作用的是(D)A.通过法治宣传,引导人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B.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社会成员受到警示C.通过表彰法治建设先进人物,营造法治环境D.通过对某种行为作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14.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党的领导D.社会主义公有制15.教师为学生上课,即使行使教学权利,也是履行教学义务。这说明(C)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B.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C.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的关系D.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时平等的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B)。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C.自由、平等、诚信、友善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17.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C)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8.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以下对于“中国梦”的思想内涵,表述正确的是(C)A.国家富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