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应用题(二)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数量关系。3、掌握应用题检验的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数量关系。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准备题:每张方凳8.5元,每张课桌的价钱比每张方凳贵37.5元,买540张,这样的课桌要多少元?1、审题,求什么?总价等于什么?要求总价我们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2、课桌的单价通过谁来求?3、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思路,然后列式计算。B、讲授新课:例2:江东区改善办学条件,今年全区小学买了1800张方凳,用了15300元。又买了540张课桌,每张课桌比方凳贵37.5元,买课桌用多少元?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与准备题比较有什么不同?2、尝试列式,指名板演3、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不同角度)(15300÷1800+37.5)×540=(8.5+37.5)×540=46×540=24840(元)5、15300÷1800表示什么?15300÷1800+37.5表示什么?6、做完题以后我们必须怎么?怎么检验?C、巩固练习:a、P-61试一试1、比较两题有什么区别?2、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先学生间相互叙述)3、列式计算,独立完成。校对。b、练一练P-61第一题。D、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增长了哪些知识?E、布置作业:P-61第二题和第三题。练习十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2、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二、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难点: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应用题训练:a、P-64第一题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2、根据所求的问题分析间的关系。3、抽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校对。b、P-64第二题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2、前后四个同学相互说一说解题思路。3、抽组说一说解题思路。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校对。c、P-64第三题。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列式计算。B、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如有困难同学间讨论完成。1、要求乒乓球的单价,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2、假设60只皮球换成60只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只乒乓球?总价发生了什么变化?3、列式计算:有几种方法就做几种?4、说一说你列式的理由。C、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学到了什么新的方法?D、布置作业:P-64第四题和第五题P-54《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