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莒县土壤障碍因素及改良培肥技术模式VIP免费

莒县土壤障碍因素及改良培肥技术模式_第1页
1/11
莒县土壤障碍因素及改良培肥技术模式_第2页
2/11
莒县土壤障碍因素及改良培肥技术模式_第3页
3/11
莒县土壤障碍因素及改良培肥技术模式一、土壤基本状况莒县行政隶属山东省日照市,位于鲁中南山丘区东南部,耕地总面积为103072.2hm2,以土壤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形成评价单元,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将全县耕地共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一级地和二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88%;三级地和四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7.64%;五级地和六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8.48%。以五级地分布面积最大,占总耕地面积的30.8%。一级地分布面积最小,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6%。一级地和二级地主要分布于莒县中部和南部地区,微地貌类型为低平洼地、近山阶地、倾斜平地、山前倾斜地、水平梯田。这一区域耕地地力情况较好,农业基础设施均配套成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也首先在这一区域展开。三级地、四级地分布比较分散但主要集中在莒县的中部偏北和南部地区,属于只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产量就能大幅提高的中产田类型,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五级地和六级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这部分耕地有效耕层薄,肥力低,基本无灌溉条件,还有部分未利用土地,属于低产田类型。在有限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粮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那就要改良土壤,提高单产,真正做到合理用地,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二、土壤类型及耕地资源现状全县共有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和砂姜黑土5个大土类、12个亚类、13个土属、93个土种。莒县地貌特点是由平原、准平原、丘陵、山区、中高山丘组成。莒县中部地区地势较低,沭河纵贯南北,土壤成土母质多为洪积冲积物,土层深厚,沿河两岸土壤质地适中;中、西部部分地区土壤质地粘重,有的并出现砂姜和砂姜层;四周山丘地区地势较高,成土母质多为岩石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复杂多样:四周环山,中间丘陵、平原、洼地相接。沭河北入南出,纵贯全境。主要山脉,东有桥子山,西有浮来山,南有马髻山、老营顶,北有碁山。其中马髻山、老营顶、桥子山都是海拔600米左右的高山,马髻山海拔662.2米,是全县最高峰。夏庄镇赵家孟堰村南沭河出县入海拔84米,是全县地势最低点。由此便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由于山、丘、平原的同时存在并互为补充,其回旋余地显然比地貌单一的地区为大,它能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是我县农业生产比较稳定的原因所在。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地处暖温带,属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境内气候无明显差异。气候特征是雨、1热同季,大陆性强,寒暑交替,四季分明。主要特征是:春季温和,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少雨干旱;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全年在人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热量和降水量都较丰富。但在个别年份,也出现旱涝、低温等灾害性天气。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23.4千卡/平方厘米,直接辐射量71.7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小,为6.0千卡/平方厘米。3~10月份是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都在200小时以上,均可满足作物的光照要求。低山丘陵区内海拔200米以上的低山450座,主要分布在县区北部、东部和东南部面积25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3.25%,一般地面坡度大于15度。基岩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酸性岩石和非石灰性砂页岩构成;土壤多属棕壤土,土层厚15-30厘米,表土砂砾较多,土质疏松,地下水贫乏。全县丘陵面积1198.7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61.35%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西南、西北和东南部,较大的山岭820条,分布情况大体同于上述。丘陵地总平均海拔140米左右,地面坡度在10-5度之间。基岩为钙质岩和坡积洪积物构成,富水性差;土壤多属褐土性和褐土亚类,质地沙多土少,多为壤质和沙质。域内平原主要分布在且境中部沿沭河及其支流两侧的狭长地带,面积4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5.4%。土层深厚,土质为冲积洪积层,表土多系壤土。地势平坦,坡度小。土壤属河潮土,地下水储量丰富,埋深1-3米。低平洼地全县低平洼地大都分布于莒城周围的城阳、陵阳、浮来山、阎庄、刘家官庄、峤山、招贤、店子集、墩头等乡镇的平原地带,为冲积物土属,面积46.25平方公里,占县内平源面积的9%,占全县总面积的2.3%。土壤为水稻土,地表为轻壤和中壤土,底部多为粘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莒县土壤障碍因素及改良培肥技术模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