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知识要点]第一部分1、燃烧条件的探究思路教材通过实验进行对比分析,让我们认识了燃烧的条件。从中不难看出,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围绕可燃物、助燃物(O2)和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来进行对比实验。在对比实验中,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燃烧。探究实验:如图所示,通过对比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产生的不同现象,逐一分析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思考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即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热水的温度大于40℃,而达不到240℃,因此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思考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和空气(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跟空气(氧气)接触,因此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思考3:为什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或氧气)后却燃烧起来?在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氧气,白磷不能燃烧。当通入空气(或氧气)后,白磷跟氧气接触,故能燃烧。2、燃烧的条件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一般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做着火点)注意: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则发生燃烧现象,缺一不可。3、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由燃烧的条件进行推论,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注意: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如下:泡沫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的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使用时,手一定要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要记住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见课本图7-12)。第二部分5、煤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元素,以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煤与氧反应所释放的热量。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煤气(主要成分是H2、CH4、CO及其他气体)等许多有用的物质,从而使煤得到综合利用。注意:此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是化学变化。6、石油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是一种黏稠状的液体,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元素。从石油炼制出的燃料有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注意:这个过程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的,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讨论:1.怎样说明石油中含C、H元素?取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产品(如:汽油或柴油)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说明石油中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石油中含有碳元素。2.我国规定盛装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必须每四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测,为什么?液化石油气是经降温和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因此对钢瓶的耐压能力要求较高。钢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锈蚀等原因造成钢瓶耐压能力下降。易发生液化气泄漏,甚至发生爆炸,所以必须定期对钢瓶进行安全检测。7、天然气天然气的形成与石油相同,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