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西藏精神动员会讲话“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质与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一切为了群众,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着人民群众现实的愿望和要求。它得益于藏汉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实践而得以传承和发扬,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诠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反映。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认真领会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着力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与优良作风,成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什么是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涵盖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西藏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和新的发展。老西藏精神的突出特点,就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民族团结,此后又增添了“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老西藏精神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光辉,也是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从50年代初十八军奉命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开始,在党的领导下,全军指战员同友邻部队、后进藏部队、西藏地方工作人员和西藏各族人民密切协作、无私无畏,顽强战斗,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使命,此后,相继完成了开荒生产、营建、平叛改革、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项艰巨繁重任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果,使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1的巨大变化,巩固了祖国西南国防。许多同志为了西藏人民的利益,废寝忘食地辛勤工作,积劳成疾;有的不但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西藏,还让自己的子女留在西藏工作;有的虽已两鬓斑白,但仍战斗在高原上;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青山处处埋忠骨,长眠于西藏的热土里,老西藏精神始终洋溢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民族团结的第1页共15页革命风尚。进藏前夕,当时担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及其他首长对进藏部队十分关怀,号召二野全军以一切可能的力量支援十八军进军西藏。小平同志还为进藏部队题词:“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要求部队不怕艰苦,勇敢地担负起进藏任务。广大干部、战士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了解放西藏,不把艰难险阻放在眼里,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与阶级敌人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对西藏人民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进藏初期,部队提得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就是“吃大苦,耐大劳”。因为当时我们面临着两大敌人:一个是西藏的上层反动集团;一个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难战胜,广大干部战士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同两大敌人进行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时刻接受着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向西藏进军,要跨越海拔高、气温低、严重缺氧、风雪严寒的横断山脉,著名的大雪山就有19座,还要趟冰河、过草地,跨越无人区。行军中每人负重六、七十斤,一步三喘,举步维艰,稍不注意就会患上冻伤、雪盲和肺水肿,有时断供还要饿肚子,面对这样艰难的环境,同志们没有被吓倒,始终以饱满的精神、乐观的情绪、旺盛的斗志,从昌都一直走到拉萨,行程约1150公里,并进驻各边防要地,真可谓风雪千里大进军。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部队进一步发扬老西藏精神,在平叛改革中,全体指战员凭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不怕流血牺牲,敢打敢拼,英勇杀敌,艰苦作战,彻底平息了西藏上层反动集团蓄意制造的全面武装叛乱,彻底埋葬了万恶的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使西藏百万农奴获得了解放,成了新社会的主人。部队边平叛边改革,在平叛的同时,抽调干部参加民主改革工作队,同藏族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放手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建立基层人民政权,取得了民主改革的彻底胜利,保卫了西藏人民的胜利果实,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中印边境东第2页共15页段自卫反击作战中,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发扬了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