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集中供热的热负荷一般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生活用热,生产工艺。2补偿器:自然补偿器,方形,波纹型,套筒,球形。3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方法:缝隙法,换气次数法,百分数法。4实际工程设计中可采用当量局部阻力法,当量长度法。5蒸汽供热系统分类按供气压力的大小,蒸汽供暖可分为:高压蒸汽供暖,低压蒸汽供暖,真空蒸汽供暖。6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朝向,风力,高度。7地点不同,供热调节可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个体调节。8热负荷的计算常用方法:体积热指标法,面积热指标法。9热水工作系统的工作特点:热水用量具有昼夜的周期性。10绘制水压图的理论基础:伯努利能量方程。11静水压线表示供热系统在停止运行时的压力分布。12测压管水头线包括:动水压线,静水压线。13根据热媒流动的形式供热系统分为:闭式、半闭式、开式14热力站的类型:1用户热力站2集中热力站3工业热力站4中级泵站15供热管道补偿器:自然补偿器、套管式、波纹式、方形、球形。16供热热源方式:热电厂供热方式、区域锅炉房、换热站。17锅炉的附件:水力表、压力表、安全阀。18热用户调节难以控制的原因是:大流量、小温差。19供热系统分为蒸汽供热和热水供热20预制板保温管: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外层三者粘接一起,形成整体。21补给水泵定压:用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保持定压力固定不变的方法称为补给水泵定压。22气体定压:氮气定压和空气定压。23分析变动的水力工况的方法;1解方程的计算方法2图解法定性分析法24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膨胀水箱定压,补给水泵定压,变频调速变压,气体定压罐定压,蒸汽水泵定压等方式.25.辅助设备疏水器按疏水器的作用原理不同分:机械型疏水器,热动力型疏水器,热静力型疏水器。26间接连结:外网的压力工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外网进行管理.27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的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网络的连接形式: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装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与上水混合的连接方式。28水泵工作点的确定有:图解法,计算法。29分析变动的水力工况:解方程计算法、图解法、定性分析法。30蒸汽供暖系统根据冷结水回水系统动力不同分为机械回水和重力回水。名词解释1沿程损失: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管壁的摩擦作用,就要损失能量,这部分损失的能量。2局部损失:当流体流过管道的一些附件如阀门,弯头,三通,补偿器等,由于流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部漩涡和撞击,也要损失能量,这部分能量就叫做局部损失。3水力工况:供热系统中流量压力的分布状况。4水力失调:热水供热系统中隔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热用户的水力失调,水力失调都>1或<1一致失调:等比失调不等比失调有的>1有的<1不一致失调5系统长度:分流缸至最后一组散热器的长度。6热泵是一种利用方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装置。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地源、复合源热泵。7初调节:供暖系统在投入运行初期,利用预先安装的调节阀门,对管网支路流量进行合理调节,使各用户达到所要求的量。这种调节方法称为供暖系统的初调节。8运行调节:在运行过程中,建筑物热负荷会随着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对热源的供热量也进行相应的调节,目的在于使热用户散热设备的散热量与其热负荷的变化相适应。这种调节方法称为运行调节。9水力稳定性: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他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10集中供热: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热。11热电联产:由热电厂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的联合生产方式。12热负荷: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需供热量。包括供暖(采暖)、通风、空调、生产工艺和热水供应热负荷等几种。13供暖热负荷:供暖期内可维持房间在要求温度下的热负荷。同义词:采暖热负荷。14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单位体积与单位室内外温度差下的热负荷或单位产品的耗热量。15供暖面积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的供暖热负荷。同义词:采暖面积热指标。16供暖体积热指标:单位建筑物外围体积在单位室内外温差下的供暖热负荷。同义词:采暖体积热指标。17耗热量: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