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清正廉洁参考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的监视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个人理解,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做人的第一底线,也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素养。做好这一点,就要公正正派、淡泊名利、公正处事,还得洁净干事、慎独慎微、敬畏权力。结合党的建众道路教育实践活动和工作实际,简要谈三点体会和办法:一、清正廉洁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线古人说,“廉者,政之本也。”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清廉”是老百姓对官员最高的褒奖,“贪心”是老百姓对官员最大的不满。不管是在战争年代依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党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要求。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制定了《井冈山反腐败训令》,高度注重革命队伍的反腐倡廉建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又开展了屡次整风运动,以此来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中国革命成功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告诫全党,要把为人民效劳作为最大追求,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大目的,居安思危,戒骄戒躁,保持艰辛奋斗的本色,不因环境改变而贪图享乐,不因生活改善而不思进取,实在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两个务必”不仅保证了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接着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络,而且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毛泽东同志坚持节俭节约、艰辛奋斗,爬雪山过草地与战士同吃同住、共同战斗,抗美援朝时期送子参军,女儿上学不准使用公车,从来不搞特别化,为全党做出了典范;周恩来同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亲民爱民的作风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世界的尊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孔繁森、郑培民等都是清正廉洁的典范。领导干部只有廉洁自律,才能保持清醒、牢记主旨、坚决立场、明确方向,才能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假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最后,只能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和鄙弃,成为孤家寡人。领导干部不讲廉洁,就做不到为民,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就会失去民心。没有廉洁,就谈不上勤政、务实、高效。正由于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明确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二、自觉加强道德涵养,坚决理想信念我国古代就有“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左传》中讲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把“立德”放在第一位。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确实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俗话说,“人心缺乏蛇吞象”。人生只有三件东西是本人的,确实是感情、身体和声威,其他都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假如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就会感到海阔天空,就会知足常乐,安贫乐道,视各种引诱为“无物”,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开展上、用在为人民效劳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摆正本人的位置,客观地评价本人的才能和水平,看到本人的缺点和缺乏,不消极攀比,不得意忘形,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谦虚慎重,恪守小节,襟怀坦荡,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视,自觉用党纪政纪和社会公德约束本人。平时还要注重加强学习,牢记使命,保持发奋进取的精神相貌。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人生追求、一种思想境地来认识,实在加强对党的经典理论、党纪条规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净化灵魂,升华思想,坚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各种考验面前把得好方向、守得住阵脚。三、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实在改良作风,提升效劳才能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才能。俗话说,“打铁要靠本身硬”。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劳动关系总体稳定,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劳资矛盾。工会干部要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就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