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高热病儿护理常规⋯⋯⋯⋯⋯⋯⋯⋯⋯⋯⋯⋯⋯⋯⋯⋯⋯⋯⋯⋯⋯⋯⋯4二、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肺炎护理常规⋯⋯⋯⋯⋯⋯⋯⋯⋯⋯⋯⋯⋯⋯⋯⋯⋯⋯⋯⋯⋯⋯⋯6(二)喉炎护理常规⋯⋯⋯⋯⋯⋯⋯⋯⋯⋯⋯⋯⋯⋯⋯⋯⋯⋯⋯⋯⋯⋯⋯8(三)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9(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11三、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小儿腹泻护理常规⋯⋯⋯⋯⋯⋯⋯⋯⋯⋯⋯⋯⋯⋯⋯⋯⋯⋯⋯⋯⋯12(二)营养不良护理常规⋯⋯⋯⋯⋯⋯⋯⋯⋯⋯⋯⋯⋯⋯⋯⋯⋯⋯⋯⋯⋯14(三)溃疡性口炎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16四、造血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贫血病人护理常规⋯⋯⋯⋯⋯⋯⋯⋯⋯⋯⋯⋯⋯⋯⋯⋯⋯⋯⋯⋯⋯18(二)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20(三)红细胞G-6-PD缺乏症护理常规⋯⋯⋯⋯⋯⋯⋯⋯⋯⋯⋯⋯⋯⋯⋯22五、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24(二)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26(三)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护理⋯⋯⋯⋯⋯⋯⋯⋯⋯⋯⋯28六、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糖尿病护理常规⋯⋯⋯⋯⋯⋯⋯⋯⋯⋯⋯⋯⋯⋯⋯⋯⋯⋯⋯⋯⋯⋯30七、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急性肾炎护理常规⋯⋯⋯⋯⋯⋯⋯⋯⋯⋯⋯⋯⋯⋯⋯⋯⋯⋯⋯⋯⋯32八、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脑炎、脑膜炎护理常规⋯⋯⋯⋯⋯⋯⋯⋯⋯⋯⋯⋯⋯⋯⋯⋯⋯⋯⋯34九、免疫性疾病护理常规(一)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36十、传染病护理常规(一)儿科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37(二)麻疹护理常规⋯⋯⋯⋯⋯⋯⋯⋯⋯⋯⋯⋯⋯⋯⋯⋯⋯⋯⋯⋯⋯⋯⋯38(三)水痘护理常规⋯⋯⋯⋯⋯⋯⋯⋯⋯⋯⋯⋯⋯⋯⋯⋯⋯⋯⋯⋯⋯⋯⋯40(四)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41(五)手足口病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432013年修订儿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保持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防止交叉感染(抢救患儿除外)。3、入院时作入院宣教,修剪指甲。4、入院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体重(7岁以内酌情免测脉搏、呼吸,5岁以上测血压.新患儿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后改为每日2次。发热患儿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连续测量至正常后三天改为两次。5、给以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营养素摄入均衡,特殊疾病者饮食遵医嘱执行。6、新生儿病室无陪伴,其余普通患儿陪护1人,危重患儿可陪护2人。7、每日进行晨间护理及分级护理。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8、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正确调整输液速度。有特殊疾病或使用特殊药物,如心衰、休克、脱水,使用多巴胺、酚妥拉明、氨茶碱等,遵医嘱执行相应的输液速度。9、做好患儿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10、健康教育(1)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流行病期间避免到公共场合;有出院带药者,讲解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2)根据不同病种做相应的出院指导。11.出院后做好床单位终末消毒。高热病儿的护理常规高热是疾病发展过程的一种信号,可影响正常新陈代谢,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并可能对肝、肾以及脑组织等主要器官造成损害,影响小儿健康,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1、执行小儿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高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供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鼻饲。4、供给足够的水分,呕吐频繁者应尽快补液,并注意观察尿量,了解心、肺、肾功能情况,以掌握补液量。5、密切观察体温及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必要时随时测量并记录,同时观察热型及发热时伴随症状,以寻找原因,协助诊断。6、高热者一般先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头枕冰袋,温水擦浴等。同时多喂开水,防止大量出汗而出现虚脱。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观察降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