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生物毒性预警解决方案目录:一、安装目的二、安装依据三、适用范围四、风险源分析五、水源地生物毒性预警系统建设一、安装目的:泄露事故、突发污染、水华暴发、人为投毒等原因对饮用水安全所造成的巨大威胁在全球范围内越來越多地被关注。为应对上述突发水质污染事故,欧美等发达国家逐渐建立起分散型水源地水质预警系统。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主于研发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搜索深圳耐思特科学仪器进入网站。公司生产车间我国各级政府也将该系统的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水质预警系统中,以生物监测(bio-monitoring)手段对水源地水质的急性综合毒性进行预警和监测,由于具有反应敏感、监测快速、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势,逐渐获得了国家监管部门和供水安全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化学品特别是化学农药的广泛应用带來的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同时在化学物质的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同样存在非常大的隐患。有毒和危险化学品向水环境的意外泄漏,不仅会给人类带來重大危害,对自然界中的生物的生存同样存在威胁,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请注意:常规的水质在线监测方法很难实现对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在线监测,尤其不能实时分析污染物给水体形成的综合生物毒性。而一旦不能对水体突发性污染事件事故实现在线预警,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建立健全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安装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系统。二、安装依据:(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江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江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发[2015)62号)水污染防治保阵措施第44条,推进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推进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试点初步构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2)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号)提出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加强生物富集性污染物监测。(3)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的公告》(2018年第1号)指出,取水口的应急防控,适当增加监控指标,可采用生物毒性综合预警手段实施监控。(4)省际相关案例文件(4:1)《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南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湘政发(2015)5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40号)文件规定,加强生物毒性监测预警,在主要河道或水源地安装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监控设备,或利用敏感指示生物实现生物预警,全面监控有毒有害物质的变化。(4:2)河北省2016年《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五十条)明确提出了相关“到2018年底前,在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等15个重点地表水水源地建设水质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和环境风险防控工程。(4:3)川建发[2012]8号,根据《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为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可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厅、省卫生厅决定建立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体系(以下简称监测体系),在全省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安装在线综合毒性监测仪、在线重金属检测仪等监测设备,实现在线监控管理。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河流断面的取水点保护区及其他水库取水点保护区内饮用水水源地因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及其他污染造成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具体包括:(1)其他突发事件:因自然(如干旱、洪水、泥石流、季节性断流等)和人为破坏因素(如蓄意投毒等)造成饮用水源污染,不能满足正常供水需求的突发环境事件。(2)生物性污染:藻类暴发引起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恶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