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人民币壹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A.0.2umB.0.2mmC.0.2cmD.0.2dm2.班级课桌的高度大约是()A.0.75mB.0.75dmC.0.75cmD.0.75k3.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mmB.mC.dmD.km4.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5.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A.3.65cmB.3.6cmC.3.65mmD.0.36dm6.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测量单位。7.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A.260mmB.26cmC.2.6dmD.0.26m8.用木制的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正确的是()A.B.C.D.9.下图所示的几种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A.B.C.D.10.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11.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A.B.C.D.12.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可以直接进行测量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D.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13.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4.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1cm3和2cm3,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15.要求较准确地测出80cm3的酒精,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最合适的是()A.量程50mL,最小刻度5mLB.量程50mL,最小刻度2mLC.量程100mL,最小刻度10mLD.量程100mL,最小刻度5mL二.填空题(共8小题)16.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准确。17.小明路过一座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相同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7.00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为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在裂缝的(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合m。19.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但误差是(填“可以”或“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取多次测量的作为测量结果。20.误差是测量值与的差异;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3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7.82cm、17.83cm、17.81cm,则测量的平均值是cm.某同学教科书共180页(书皮除外),测得180页纸的厚度为0.63c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cm。21.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量的工具,在使用量筒时,无论液面是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部或凸面的部在同一水平线上。22.如图所示的量筒是直接测量仪器;测量时如果像图中那样读数,则读出的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相等/偏小)。23.将一个小石块缓缓浸没入放在水平桌面的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之后,水面所对的刻度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cm3。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4.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这个是(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同学,这个是(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3)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