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工业催化》一、(共50题,共100分)1.关于催化剂描述不正确的是()(2分)A.催化剂量与化学计量方程式无关B.反应速度通常与催化剂量成正比C.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也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很微小.标准答案:CC.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物理吸附D.以上都可以.标准答案:B9.在催化剂的煅烧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2分)A.失去化学键合的水或二氧化碳B.不改变孔径分布C.形成活性相D.稳定机械性质.标准答案:B2.工业上用于空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C二催化剂中三和分别作为()(2分)A.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B.主催化剂和载体C.载体和主催化剂D.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标准答案:B3.MgO载体是()(2分)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标准答案:D4.在过渡金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吸附最弱()(2分)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标准答案:A5.孔半径范围在1.5〜15nm的孔称为()(2分)A.微孔B.中间孔C.中大孔D.大孔.标准答案:B6.下列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只能制备低含量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是()(2分)A.沉淀法B.机械混合法C.离子交换法D.浸渍法.标准答案:C7.B.E.T.方程式的导出是基于()(2分)A.化学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B.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C.物理吸附的单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D.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Freundlich的非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标准答案:B8.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多相催化反应中()(2分)A.两种反应物都必须发生化学吸咐B.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吸附10.助催化剂()(2分)A.本身对某一反应有很好的活性B.加入的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C.对载体没有帮助D.对催化活性组分无影响.标准答案:B11.下列哪种制备方法是控制均匀沉淀的有效方法()(2分)A.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OH作沉淀剂B.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尿素作沉淀剂并加热C.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2CO3作沉淀剂D.在金属盐溶液中加醋酸作沉淀剂.标准答案:B12.在用压汞法测孔结构时()(2分)A.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大B.样品孔半径越小,所需汞压越小C.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小D.样品孔半径与所需汞压无关.标准答案:C13.下列金属催化剂中,加氢反应活性最高的是()(2分)A.PtB.PdC.NiD.Cu.标准答案:A14.在过渡金属催化加氢催化剂中,一般其“d带空穴”和“d特征百分数”范围在()(2分)A.0〜2,40〜50%B.2〜4,40〜50%C.0〜2,80〜90%D.2~4,80〜90%.标准答案:A30.催化裂化过程中,造成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215.下列哪些气体在〔型半导体上吸附,会使其电导率增大,溢出功下降。()(2分)A.02B.N20C.S02D.H2.标准答案:D16.SO2被氧化成SO3的反应机理为:其中NO是()。(2分)A.总反应的反应物B.中间产物C.催化剂D.最终产物.标准答案:C17.均相络合催化的优点有()。(1)高选择性;(2)催化剂成本较低;(3)容易分离;(4)对设备腐蚀性小;(5)反应机理研究深入;(6)反应条件温和;(7)催化剂在高温下很稳定。(2分)A.⑴⑵(4)B.⑴(5)(6)C.(5)(6)(7)D.⑵⑶(5).标准答案:B18.催化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最适合的催化剂是()。(2分)A.搭0了皿2旳B.円严¥]203C.帀0H2O3子肺.标准答案:B19.炼油工业中原油裂解所用催化剂属于()。(2分)A.加氢催化剂B.氧化催化剂C.酸催化剂D.碱催化剂.标准答案:C20.NH3在硅铝胶上的红外吸附光谱可看出表面有二种酸中心.其中L酸中心吸附NH3分子的IR带位于()(2分)A」1即厘米T及14刃厘米—1B.另犯厘米T及1640厘米-1C」l?0厘米-1及出兀厘米-1°.1说匣米-1及14:05米T.标准答案:B21.吸附作用一般可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两种类型。下列属于物理吸附特点的有()(2分)A.可逆性B.不可逆性C.吸附热小D.吸附热大.标准答案:A,C22.催化反应中消除内扩散的方法有()(2分)A.增加催化剂颗粒粒径B.降低催化剂颗粒粒径C.增加催化剂的微孔长度D.降低催化剂的微孔长度.标准答案:B,D23.催化剂因烧结而发生的变化有()(2分)A.催化剂微晶长大B.催化剂孔径分布发生变化C.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