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应收款项管理业务内部控制矩阵业务目标业务风险控制点1.应收款项管理1.1经营风险:应收款项管理职责不清,影响管理效果。1.1应收款项管理由分(子)公司经理负责,财务、营销、物资务部门进行日常管理。1.1经营风险:应收款项管理责任不落实,影响管理效果。1.2分(子)公司设专人负责,每笔应收款项清收的责任人为业合同签订人和业务经办人。1.13.1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赊销业务不规范,责任不落实,造成损失,影响财务报告。合规风险:合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1.3对于赊销业务,必须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按照法律事务部审合同标准文本拟定销售合同,经分(子)公司营销部门负责人审同签订人按规定权限与客户签订合同,同时签署《货款回笼责任笔或汇总),方能开具提货单和发票。各级业务部门对于其他应收、预付款项,必须与有关责任人签署预付款回笼责任书,财务部门方可办理对外付款手续。2.应收款项的审核和记账1.12.1经营风险:未按规定办理结算,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财务风险:交易不真实,影响财务报告。2.1对于中国石化系统内部单位之间,纳入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下简称“财务公司”)统一结算的购销商品,严格按股份公司内部统定办理;未纳入财务公司统一结算的购销商品,按双方协议办理2.1财务风险:会计核算错误,影响财务报告。2.2财务部门审核由业务部门提交的发票等有关凭证后,按照股份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会计凭证须由不相容岗位人员稽核。1.12.1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未动态审核客户信用,调整信用政策未及时审批,造成损失,影响财务报告。2.3对中国石化系统外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相关部门须动态审用等级,制定或调整信用政策经分(子)公司经理签字批准。非中形成的其他应收款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3.应收款项清账和核对1.12.1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未及时清账,影响财务报告。3.1【ERP】分(子)公司财务部门对应收款项应及时清账,月往来清账,对未清项进行分析处理。2.1财务风险:未按规定对账和处理差异,影响财务报告。3.2股份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内部的往来单位或个人当月动应收款项由财务部门组织业务部门每月对账,对账结果须经对方章,编制对账差异调节表。对企业之间100万元以上的对账差异1个月以上未处理的,其他3个月以上未处理的,须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应收款项核算1.12.1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未按规定对账和处理差异,造成损失,影响财务报告。3.3外部单位或个人当月动态变化的应收款项由财务部门组织业月对账,并取得对方书面确认依据(询证函须签字或盖章);对动态部分至少每半年组织对账确认。无论采用何种对账方式,都对账时间、对账人员、对账方式、债权金额等事项的记录。编制调节表,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及时调整差异。无法取得对方书面对账依据的,应将对账详细情况整理记录,经负责人审核签字。4.账龄分析2.1财务风险:未按规定对帐龄、可收回性进行分析,影响财务报告。4.1财务部门每月编制应收款项账龄分析表,由业务部门对应收收回性进行分析。5.催收欠款业务目标业务风险控制点1.1经营风险:逾期应收款项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损失。5.1分(子)公司对逾期的应收款项,应落实相关责任人催收欠款。回欠款,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欠款及时追回。6.计提坏账准备2.1财务风险:未按规定计提坏帐准备,影响财务报告。6.1分(子)公司财务部门根据账龄及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按照股部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须经总会计师审核。7.处置应收款项2.1财务风险:未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影响财务报告。7.1应收款项在收回款项或收到非现金资产后,要及时进行账务1.12.1资产安全风险、财务风险:未按规定权限审批办理非现金资产清偿业务,导致损失,影响财务报告。7.2分(子)公司对于往来单位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欠款的,要签取得法院判决裁定书。协议按规定权限审批,单笔价值在100万要报财务部批准。1.12.1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坏账损失未按规定权限核销,影响财务报告。7.3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按照规定审批程序批准后作为坏理。已处理的坏账要建立备查簿逐笔登记,并整理保存好原始单追索权。8.清欠考核1.1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