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的护理措施】异位妊娠的诊疗及护理1异位妊娠概述异位妊娠,俗称为子宫外孕、宫外孕。是妇科疾病的一种,意指受精卵未在子宫腔内着床。按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输卵管妊娠因其发生部位不同又可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妊娠。以壶腹部妊娠多见,其次为峡部,伞部和间质部妊娠少见。2临床资料我科20XX年1——10月共收治52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22例入院立即行手术,其余30例行保守治疗。年龄18——43岁,患者主诉停经35——75天,25例患者诉腹痛合并阴道不规则流血,12例患者无腹痛,阴道有少许流血。3诊断及治疗3.1症状3.1.1停经:大都有停经6——8周。约有20%——30%患者无明显停经史,可能未仔细询问病史,将不规则阴道流血误认为末次月经,或由于月经仅过几天,不认为是停经。3.1.2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前,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输卵管膨胀而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凹陷处时,出现肛门坠胀感。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部扩散,血液刺激膈肌时,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3.1.3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深褐,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形或蜕膜碎片排出。阴道流血系子宫蜕膜剥离所致。阴道流血一般常在病灶除去后,方能停止。3.1.4晕厥与休克: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重者出现休克。出血越多越快,症状出现也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比例。3.1.5腹部包块: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所形成的血肿时间较久者,因血液凝固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肠管或大网膜等)发生粘连形成包块,包块较大或位置较高者,可于腹部扪得。3.2体征3.2.1一般情况: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呈贫血貌。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体温一般正常,休克时可略低,腹腔内血液吸收时可略高,但不超过38C。。3.2.2腹部检查: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但腹肌紧张稍轻。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有些患者下腹部可触及包块,若反复出血并积聚,包块可不断增大变硬。3.2.3盆腔检查:阴道内常有少量血液。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者,可触及胀大的输卵管及轻度压痛。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穹隆饱满,有触痛,宫颈举痛明显。3.3诊断: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典型,诊断多无困难。诊断有困难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腹痛加剧,盆腔包块增大以及血红蛋白逐渐下降等,需采用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诊。3.3.1阴道后穹隆穿刺:若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液,说明有血腹症存在。陈旧性宫外孕时,可以抽出小血块或不凝固的陈旧血液。无内出血、内出血量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有粘连时,可能抽不出血液,因而穿刺阴性不能否定输卵管妊娠存在。内出血量多,腹部检查有移动性浊音,亦可经下腹一侧作腹腔穿刺。3.3.2妊娠试验:妊娠试验可为阳性。3.3.3超声诊断:B型超声显象对诊断异位妊娠有帮助。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1)异位妊娠时,子宫虽增大但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2)B超显像一般要到停经7周时,才能查到胚芽与原始心管搏动。3)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则宫旁回声区缺乏输卵管妊娠的声像特征。3.3.4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是依靠诊断性刮宫协助诊断,目的在于排除宫内妊娠流产。3.4治疗3.4.1非外科手术治疗极早期的异位妊娠(妊娠组织体积小于3厘米)可以被药物非外科手术治疗。1993年之后,极早期的异位妊娠(妊娠组织体积小于3厘米)是可以被药物胺基甲基叶酸控制治疗的,方法是利用药物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