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农村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的调查思考池州市贵池区乌沙中心学校高勇生“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一般泛指简易多媒体教室。“班班通”设备的投入使用,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步,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的关键一招。我校所辖所完小自年第一批“班班通”设备投入以来,教师及学生反响良好,但随着使用的逐步深入,教师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浅显地反思农村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的优势和弊端。一、关于调查的基本情况根据教师在使用中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队全镇名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到了一下一些信息。、使用“班班通”的教师年龄范围。调查涵盖了个完小的所有教师,从刚入编到临近退休的教师,均能使用“班班通”。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多轮次培训,教师能逐步熟练使用“班班通”设备,个别老教师也能在年亲人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操作,但深层次的课间制作、资源共享等运用老教师则无法掌握。、“班班通”的使用流程及效果。调查显示,我校教师均能按照规范来操作“班班通”设备,从开机、使用,到关机、记录,逐一完成。同时,各校还能根据本校实际,2/4设计不同的记录册,有自己制作使用记录簿,每位老师上完课后进行记录的,有学校打印使用记录纸,按周次回收的,还有个别电脑基础较好的好事使用设备管理软件进行使用登记、记录的。关于使用效果,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班班通”设备确有其使用的科学性。年龄大的教师特别喜欢使用其电子教材功能,在语文教案中的生字笔画演示、数学教案中的图形位置变化、音乐教案中的教唱等功能深的教师欢迎;年轻教师则更喜欢其在线功能,通过资源共享,年轻教师能及时地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案经验,对教案中遇到的难点能通过资源应用平台、云盘、百度等网络资源及时化解。、使用中最大的难题还是设备的稳定性不够。由于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维护技术人员,一般有教导处一位电脑较为精通的教师兼职进行管理,且基本不另算工作量,再加上“班班通”的使用率较高,导致故障不断。大量的设备安装到学校以后,维护管理成了大问题,特别是我校采购的第一批一体机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率越来越高且已经脱保,学校基本不能进行维护。二、调查后的思考、关于资源的及时更新问题。“班班通”设备一般是由区统一招标采购的,采购时规模大,配套资源很难一次性到位,所以老师们觉得资源缺乏。其实,资源不是缺乏,而是不知道在哪里找,各校的云盘、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都有丰富的资源,而且是免费下载的,随着国家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的开通使用,大家获取教育资源会越来越方便。3/4这只要稍加培训或给老师们充分的信息就可解决。此外,教材改版后相关电子教材不能及时更新,数学知识点不能与时俱进等问题也时刻困扰着农村教师对“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关于网络、电路、安全等实际问题。“班班通”即将投入使用时,部分学校由于离城镇较远,网络公司不能及时布线或不能安装光纤接入网络,部分教室内电线老化或荷载不够,以及设备安装后不能及时安装防盗门窗等问题均导致了“班班通”设备在实际中不能常态化运用。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在配套“班班通”设备是,要及时协调电信、电力等部门,确保惠民的措施能得到及时的落实,同时也要加大“班班通”设备安装后安全配套设备的投入,确保农村小学敢于使用,不再有丢失的后患之忧。、关于“班班通”设备的售后问题。新的设备投入后,全体教师均反映较好。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出现故障,有些是学校教师不能解决的,而售后部门由于承担了大量的售后维护工作,有事也不能及时处理,导致部分学校“班班通”设备几个月不能使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在采购设备的同时,要求供应商加强对项目学校教师的培训,争取做到小故障自己排除,大故障售后能限时解决。此外,还要做好脱保设备的售后服务,负责,脱保的设备就会成为一堆废品,因为基层使用的学校无力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而不得不弃用。“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