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教学设计题目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总课时2学校长岗中学教者程雪峰年班九年学科物理设计来源网络教学时间2010.3.8---2010.3.9教材分析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为了避免盲目操作,所以采用先给出物距的范围,再判断像的性质和测量像距的大小学情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节探究活动课,这一节探究活动课能较好的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探究活动开始时,一般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激情,从而提出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3)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前准备预习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结构图(见课件或中考指导)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2/6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3/61课时一、课题引入二、概念的复习一三、课堂练习一上节课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回去以后预习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大家完成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出示相应课件同学们看课件上的“知识结构”。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分别看一看,比较讨论回顾一下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相应内容:1、光的折射:(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不等2、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0,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1)、凸透镜:中间厚边沿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4、透镜有两种(2)、凹透镜:中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学生总结:透镜及其应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学习的知识点,并小结一下:(分组,讨论,回答)课堂练习一: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木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分组讨论通过先前的观看和思考针对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评价归纳将感性的认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如何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达。4/6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2课时四、概念的复习二学生总结:透镜及其应用1、正确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和矫正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4、光的折射现象及光的折射规律。5、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刚才大家已经对成像规律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题目一:在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