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传染病学一总论单选题:I.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C.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态者就是病原携带者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极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A.艾滋病B.鼠疫C.乙型肝炎D.疟疾E.麻风病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E)A.病毒性肝炎B.登革热C.炭疽D.艾滋病E.血吸虫病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者C.病原携带者D.潜伏性感染E.显性感染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A.咽拭子或血液培养等获得病原体B.生化检查C.特异性免疫检查D.病理检查E.体征的发现II.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特异性免疫功能C.预防用药D.增强体质E.注射疫苗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B)A.是否有病原体B.是否有传染性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D.是否有发热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A.病原体被消灭B.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带菌者二、病毒感染性疾病(一)病毒性肝炎1.男,18岁,乏力、厌油、黄疸进行性加深10天,神志不清1天,查体:皮肤黏膜明显黄疸,烦躁不安,皮肤淤斑,肝右肋下未扪及,肝浊音界7-8肋间,扑击样震颤阳性,血清总胆红素255ymol/L,ALT200UL,凝血酶原活动度28%。其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B)A.急性黄疸型肝炎B.急性重型肝炎C.亚急性重型肝炎D.慢性重型肝炎E.淤胆型肝炎2.女,28岁,初孕8个月,猪饲养员,7月8日人院,15天前淋雨后发热,风团、痒,面部浮肿,食欲减退,病后7天眼黄,1天前烦躁,胡言乱语。查体:体温37°C,血压130/80mmHg,神志不清,检查不合作,巩膜明显黄染,注射处皮肤有淤斑,腹膨隆,腹水征阳性,宫底脐上3指,胎心每分钟150次,下肢浮肿,肝功能检查结果示ALT150u/L,血清总胆红素255卩mol/L,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其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B)A.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B.妊娠合并急性重型肝炎精品文档精品文档D.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查E.肝穿刺活检8.在血液中代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者是(B)A.小球形颗粒B.Dane颗粒C.核状颗粒D.管状颗粒E.丝状颗粒9.下列不属于重型肝炎并发症的是(B)A.肝肾综合征B.脑膜炎C.消化道出血D.肝性脑病E.腹腔感染10.重型肝炎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C)A.增加肝脏营养B.促进肝细胞增生C.减少氨吸收D.减少肝细胞坏死E.补充能量11.疑有肝性脑病的患者,应采取下列哪种饮食护理(A)A.低蛋白饮食B.低盐半流食C.低脂饮食D.禁食E.普食12.下列不属于RNA病毒科的肝炎病毒的是(B)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丁型肝炎病毒E.戊型肝炎病毒21.对于HBeAg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其感染HBV最有效的措施是(D)A.丙种球蛋白B.丙种球蛋白+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C.乙肝疫苗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23.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B)A.明显低钾低钠血症B.低蛋白饮食C.消化道大出血D.使用镇静剂E.大量放腹水(二)麻疹1、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为(C)A.发热B.Stimson线C.Koplik斑D.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E.结膜炎2.在我国,1岁内小儿需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中,不包括下列哪项(E)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D.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E.乙型脑炎疫苗(三)流行性乙型脑炎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菌是(D)A.乙型链球菌B.p-溶血性链球菌C.柯萨奇病毒D.乙型脑炎病毒E.脑膜炎双球菌3.乙型脑炎在我国的发病季节主要在(C)A.冬春季节B湫季C.7、8、9三个月精品文档D.9、10、11三个月E.夏秋季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年龄主要在(D)A.成年人B.年老体弱者C.可通过母体传播给胎儿D.10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