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不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B.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一个物体能量增加了,必然伴随着别的物体能量减少D.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证明了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2.(2009年高考广东卷)游乐场中的一种滑梯如图5-4-6所示.小朋友从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沿水平轨道滑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则()A.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小朋友做功B.下滑过程中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增加C.整个运动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D.在水平面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朋友做负功3.一块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地面上,用一根弹簧连着木块,如图5-4-7所示,用恒力F拉弹簧,使木块离开地面,如果力F的作用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h,则()A.木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木块的机械能增加了FhC.拉力所做的功为FhD.木块的动能增加了Fh4.(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5-4-8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处,将小球拉至A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的速度为v,与A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则()A.由A至B重力做功为mghB.由A至B重力势能减少12mv2C.由A至B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mgh图5-4-6图5-4-7图5-4-8D.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12mv2)5.(2010年北京模拟)如图5-4-9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对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距离s后立即撤去F.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撤去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2)撤去F后,物块还能滑行多远?1解析:选A.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A错误.2解析:选D.下滑过程中支持力的方向总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A错误;越往下滑重力势能越小,B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D正确,C错误.3解析:选C.木块上升的高度小于h,所以重力势能增量小于mgh,A错;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的增加之和为Fh,图5-4-9故BD错;由功的定义式可知C对.4解析:选AD.由重力做功的特点知A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性势能与动能增加量之和,故B、C错,D对.5解析:(1)设撤去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的加速度为a=F-μmgm由运动学公式:v2=2as解得v=2(F-μmg)sm.(2)设撤去F后物块还能滑行的距离为s′,从静止到物块停下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有:(F-μmg)s-μmgs′=0解得s′=(Fμmg-1)s.答案:(1)2(F-μmg)sm(2)(Fμmg-1)s1.(2010年广东惠州调研)上端固定的一根细线下面悬挂一摆球,摆球在空气中摆动,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摆球机械能守恒B.总能量守恒,摆球的机械能正在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能量正在消失D.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2.(2009年辽宁锦州高三期末考试)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减速上升了H,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物体的动能减少了FH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FHD.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小于动能的减少3.如图5-4-10所示,一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射入深度为d,平均阻力为Ff.设木块离原点s远时开始匀速前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fs量度子弹损失的动能B.Ffd量度子弹损失的动能C.Ff(s+d)量度子弹损失的动能D.Ffd量度子弹、木块系统总机械能的损失4.如图5-4-11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点停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R,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gRB.物块滑到b点时对b点的压力是3mgC.c点与b点的距离为RμD.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5.如图5-4-12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端,用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生热为Q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的功为W2,生热为Q2,则应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