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每一个现代人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充充电。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工商业界,个人必须随时充实自己,奠定雄厚的实力,否则便难以生存下去。一个有干劲的人,时不时地充充电,就不会被社会淘汰。干事业功底越厚越好西班牙有一句俗话说:“一个心不在焉毫无准备的人就是穿过森林也不会看到一棵树的。”这个比喻十分贴切。很多人对于手上的工作或眼前的事物,往往心不在焉,毫无准备;与好学善思的人相比,那些不求上进的人要差十万八千里。有些人在一家商店里已经工作多年,对于经营零售业仍然一窍不通,原因在于他们做事时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也从不思考,从不留心任何他所经手的事务。但那些精明能干、善于思考、有充分准备的人,只要两三个月的工作经验,就会精通商店里各种事务。一个人所做的准备越充分越好,具有的经验也越多越好。一个刚跨入社会的年轻人随着自己地位逐渐升迁,一定有很多的机会从方方面面来学做一件事情,也有机会来通晓一件事的精髓。假如他能抓住这些不可多得的机会,那么他的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情。有位商界的杰出人物这样说:“我的所有职员都是从最基层做起的,然后才不断晋升。俗话说:‘对工作有利的,就是对自己有利的。’任何青年在开始工作时如果就能记住这句话,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凡能通过我们的考试,并为公司所录用的青年,工作后只要自己肯努力,都可晋升到很不错的位置。”一个熟悉商业、经验丰富的人,在商界必定有他的立足之地。企业家们最渴求的就是那些肯吃苦、反应敏捷、头脑清晰、意志坚定的人,因为这种人办起事来,总是设法求得完美、求得迅速、求得成功。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要随时随地地研究,要注意商业的门道,而且一定要研究得十分透彻。在这一方面,千万不能疏忽大意、不求甚解。有些事情可能看来微不足道,但也要加以仔细地观察,有些事情虽然有困境险阻,但也要努力去探究清楚。如能做到这一点,则事业发展路途中的一切障碍,都可以一扫而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做起事来总是喜欢避繁就简,对做事过程中的麻烦、困境、乏味的部分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这好比要占领敌军阵地的士兵,不愿做出牺牲去破坏敌人的炮台堡垒,结果必定被敌人的炮火打得东躲西藏,难以安身。所以,一个未来的成功者、胜利者一定会事无巨细地去悉数解决、征服困难,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有一句格言说:“只因准备不足,终至失败。”这句话可以写在无数可怜的失败者的墓碑上。有些人虽然肯做努力、肯做牺牲,但由于他们事先准备不足,因此做起事来大费周折,以致一生达不到目的地,实现不了成功的梦想。在华盛顿市的国家工商专利管理局中,有一些人拿着许多尚需改进、还无法应用的产品去注册专利。这种事情其实很遗憾,这些“发明家”虽然有发明的天赋,但缺乏深谋远虑的眼光,也无法把他那尚嫌粗糙的发明产品改造成有用的东西,这就非常可惜。倘若他们以前能立志钻研高深的学问,能勤学苦练,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使自己的心血功亏一篑了。在很多职业中介机构的名录里,登记着无数身强力壮、受过教育的失业者的名字。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自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而驻足不前,被人超越,最后丢失了原有的饭碗。这些人本来就没有深厚的根基,后来又没有下决心去积累经验、学习才能,遇到工作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试问,有谁愿意与这种人合作呢?他能做好哪一件事呢?有一位朋友最初在一个律师事务所供职三年,尽管没有获得晋升,但他在这三年中,把律师事务所中的一切工作都学会了,同时拿到了一个业余法律进修学院的毕业证书。但是还有不少在律师事务所里工作的人,如果以时间论他们的资格已经很老了,可是他们却收获甚微,仍然担任着很低的职位,赚着低微的薪金。两相比较,同样是年轻人,前者就是因为立志坚定、注意观察、仔细谨慎,并能利用业余的机会加以深造,终于获得成功;但后者却恰恰相反,所以,永难有出头之日。有一个人,他有很多优点,比如为人忠厚、充满热忱,也能恪守工作时间,从不偷懒,但他反应太迟钝,也从来不注意学习掌握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思想。他像一头埋头拉磨的驴子一样,只知工作不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