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善思实干创新——申报优秀教研组汇报材料各位领导,老师好。一年来我们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以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使我校语文教研组活动更具特色、更上层楼。从而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是一年来我组在教研、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简要回顾。一、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创建良好的教风和组风。我们语文教研组现有任课教师6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4人;学历合格率100%。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3人担任班主任工作,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压力显得比较重。但是,全组教师能以学校大局为重,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敬业爱岗、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认可。经过努力工作,组内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陆红梅老师荣获市“优秀班主任”;王晓波老师参加区级作文指导活动,获得一等奖;张明老师的阅读指导教学获区级一等奖,凌永红老师的名著导读《伊索寓言》获区级一等奖,负责校本课程的专职教师邵玉林老师,依据乡土文化和民俗民风,编写了适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校本课程——《到民间去采风》,受到进修学校师训部的好评。徐志英老师在“讲优质课,正中华音”教学大赛中,荣获区级特等奖。陆红梅老师的论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获一等奖;张明老师的论文《生命因你而精彩》获省级一等奖。王晓波老师的论文《》等奖。二、落实常规,优化教学,提高各年级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学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学科教学的声誉,甚至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是要重视抓好常规教学。(一)团体诊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教研组活动中结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进行了团体诊断。我们组织全组老师共同学习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进一步了解新课程的目标、理念;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对教师进行组内听课、个别交流和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开展“团体教学诊断”,即让组内每位教师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观察,从“旁观者的角度”谈自己看到的一些课堂教学问题,由于是旁观者,看别人的教学问题比较清晰。通过集体交流、诊断,各备课组再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的课堂教学问题,教研组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有一句话叫“刀不磨不亮”。为提高全体语文教研组老师的教学水平,结合我校校本培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教学业务大练兵”活动,使我们组的老师无论在理论水平上还是在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们还以初二备课组为试点,开展了组内开放听课活动,全组老师可以随时到该年级任意听课,既锻炼了一批年轻教师,使他们能茁壮成长,又随时听评、总结,听、教双方的教学水平都获得了提高。(二)加强监控,分析反思。为了让每一位语文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每学期的期中、期末都会进行阶段性的质量监控,要求语文任课教师在监控完毕后对试卷进行认真地分析反思,准确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查缺补漏,并切实做好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三)偏爱差生,辅导提高;重视优生,分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我组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各年级段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真正使差生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距离多缩小一点,提高整体水平。同时对好的学生,也要求分层教学,给予特别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全组教师的努力,语文教研组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在07年的中、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四)科研促教研,以主题鲜明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素养。教研组活动是提升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一年来,我们语文教研组除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外,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积极创新。为此,语文组教师积极投入到“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和“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