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流程闭环设计方案信息科2019-5-8目录一、背景2二、参与部门2三、设计流程21.总体流程22.各科室对应业务3四、系统交互方案31.总体交互设计概况42.各系统承担功能清单4五、需要改造的系统任务清单5背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输血流程质量与安全保障♦完成三甲复审要求。♦电子病历应用等级评测必须完成的内容。二、参与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三产公司、信息科三、设计流程1.总体流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起输血流程中每个节点的校验和记录机制,建立输血全流程的信息化闭环。具体流程设计如下:>申请、验血阶段:1.临床医生开电子输血申请单,系统根据申请单自动生成备血医嘱。2.临床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打印输血条码并采血。3.临床护士登记配送人员及配送时间交物流人员送输血科。4.物流人员将血液标本送至输血科。5.输血科收到血液标本后登记收到时间。6.输血科进行验血登记。>备血、发血阶段:1.临床科室根据输血申请单填写取血单,可多次填写取血单,但取血总量不能超过申请用血成分的范围和申请用血总量。2.输血科收到临床取血单后根据取血单对应的申请单进行备血。3.输血科根据收到的取血单进行发血,发血操作自动生成临床输血医嘱。若输血科需要作废发血单则首先判断该发血单是否已输血开始,若尚未输血开始则可作废发血单,系统自动作废输血医嘱,并电话通知临床作废发血;若该发血单对应的输血已经开始则不能作废发血单。4.输血科在发血操作完成后打印对应的发血单的血袋标签,并粘贴到血袋。5.输血科在物流人员取血时进行配送登记并打印配送条码粘贴到保温箱。6.物流人员将保温箱送至临床。7.临床护士扫描保温箱上的血液配送条码并进行签收。>输血执行阶段:1.临床护士主要通过PDA扫码完成输血和输血观察对应的护理工作,并根据扫码采集的信息自动生成输血观察单。2.首先,临床护士扫患者腕带及血袋条码,完成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指导。3.其次,另一名临床护士扫患者腕带及血袋条码完成输血前双核对。4.再次,临床护士扫血袋条码执行输血开始。5.再次,根据输血观察要求,临床护士扫患者腕带及血袋条码执行输血观察。6.再次,若输血结束,则临床护士扫患者腕带及血袋条码完成输血结束操作并进行血袋登记。7.最后,输血结束后,临床护士扫患者腕带完成输血后评估及执行4H巡查登记,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则登记。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信息流程设计,完成输血环节的全闭环。2.各科室对应业务>临床:■打印输血申请■打印取血单>护理■打印输血标签■采血■配送登记■血液签收■输血观察■血袋回收>输血科■签收标本■验血■配血■发血■打印血袋标签■血液配送登记>三产公司■验血标本配送■血液配送四、系统交互方案利用现有系统进行功能改造和研发,满足流程设计中的功能点要求。1.总体交互设计概况2.各系统承担功能清单>EMR■电子输血申请■电子取血单>HIS系统接口■备血医嘱生成及相关作废流程■输血医嘱生成及相关作废流程>HIS系统护士站■输血申请标签打印■标本配送登记>HIS系统输血管理■输血标本签收■验血■配血■发血■血袋标签打印■血液配送登记及标签打印>移动护理系统■血液配送扫码签收■输血观察主要使用方式为由PDA扫码完成输血观察各个节点的信息核对和数据采集,然后根据PDA采集的信息在电脑端自动生成输血观察单。其中,PDA功能设计流程如下:是否不良不良反应登若多路输血并且非第一袋血则提示是否多路,若多路输血则跳过输血前评估;若多路输血并且非最后一袋血则跳过输血后评估;输血观察单上的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等时间点区间为前后五分钟,若超范围则该观察记录不在观察单显示;输血结束后4H巡查时间限制为前后1小时,超范围则不在观察单显示;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则可在输血结束或4H巡查时填写。五、需要改造的系统任务清单1.电子病历电子取血单2.HIS住院护士站验血标本配送登记3.HIS输血管理系统验血标本签收发血单改造与取血单关联血液标签打印血液配送登记4.移动护理系统PDA:血液签收输血前评估输血开始输血观察输血结束输血后评估4H巡查输血不良反应登记电脑端:输血观察单扫码输血结否输血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