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气垫导轨和电脑计时计数仪的调整和操作;2、学习在低摩擦条件下研究力学问题的方法;3、用气垫导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二、实验仪器气垫导轨、滑块、U型档光片、MUJJB-5型电脑计时计数仪、垫块等.三、实验原理1、瞬时速度的测量物体作直线运动,在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为,则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我们可得到瞬时速度。但在实际测量中瞬时速度的测量是非常困难的。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可以采用极短的内的平均速度近似地代替瞬时速度。在气垫导轨实验中,在滑块上装上U形挡光片,如图1所示。当滑块在气轨上自左向右运动经过光电门时,挡光片A的前缘11/遮挡光电门光源时,电脑通用计数器开始计时;挡光片B的前缘22/遮挡光源时,电脑通用计数器停止计时;毫秒计测出挡光片距离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则可认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1)愈小,测出的平均速度愈接近滑块在该处的瞬时速度。2、加速度的测量气轨上A、B处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在单脚螺丝下面放高度为h的垫块,如图21图1U型档光片所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滑块在气轨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电脑通用计数器测出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可算出滑块在两个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间隔t,则加速度可利用关系式2计算得到。由于电脑计数器有记忆运算功能,测量前只要输入档光片的宽度值就可直接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值。或(2)图2物体斜面下滑图3、气轨法测重力加速度如果空气摩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则所有落地的物体都将以同一加速度下落,这个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g。将气轨一端单脚下加垫块成斜轨如图所示。沿气轨斜面下滑的物体,其加速度为。若角很小,,所以:(3)其中h为导轨调水平后一端垫起的高度,L为导轨前后角两支点的距离。分别测得滑块下滑加速度、垫块高度h及导轨前后角两支点的距离L,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值。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方法一气垫导轨调成水平状态,将系有砝码盘及砝码的细线跨过气轨滑轮与滑块相连接如图3所示。在略去摩擦力、不计滑轮和线的质量、线不伸长的条件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4)(5)式中,为滑块的质量,为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细线的张力,为滑块的加速度,为本地重力加速度。解式(4)和式(5),可得:2(6)式(6)中,为砝码盘和砝码的重力,为系统的质量,为滑块运动加速度。、方法二(本实验采用的方法)将气垫导轨单脚螺钉下加垫块导轨成斜状如图5-1-5所示。若不计阻力,则滑块从导轨上端自由下滑所受的合外力就是下滑分力,。假设牛顿第二定律成立,有,。将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理论加速度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如果误差是在可允许的范围(<5%),即可认为,则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本地可查得)5、定性研究滑块所受的粘滞阻力与滑块速度的关系用气垫导轨实验时,滑块实际要受到气垫和空气的粘滞阻力。考虑阻力时,滑块的动力学方程应为,。比较不同倾斜状态下的平阻力与滑块的平均速度,可以定性得出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气轨的调平1、粗调:调节双脚螺钉和单脚螺钉大致等高。电脑计数器与光电门连接上。打开气源放上滑块(注意:必须先开气源,再放滑块),使滑块浮起,如果滑块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说明气轨向该方向倾斜,调节单脚螺钉,直到滑块保持不动或稍有滑动,但无一定方向性,即可认为大致水平。3图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2、细调:采用动态调平方法。滑块上装1.00cm档光片,按住转换键检查档光片宽度设定为1.00cm,将两个光电门分别放在气轨上相距一定距离的两处(大约50—70厘米),中速推动滑块,使滑块在气轨上来回运动,调节单脚螺钉,使滑块向右运动时,<1ms;使滑块向左运动时,<1ms;则可认为气轨水平已调好。由于不可避免的摩擦力的存在,一般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略大于第一个。(注:电脑计数器功能选择计时s2,单位为时间ms、s,测得的是时间间隔,如单位为cm/s,则测得的是速度v)二、测滑块运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本实验采用方法二)电脑计数器功能选择加速度。导轨水平状态下,在单脚螺钉下面分别加一个、二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