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顶升段桥梁主要施工方法2.5.1老桥顶升段现状南浦大桥浦东主引桥老桥顶升段工程范围为K0+819.700-K1+018.200,长度为198.5m。顶升段桥面纵坡为-3.5%,横坡为2.0%(双面坡)。顶升段共涉及9孔结构,其中除第K13孔跨径为38.5m外,其余K14-K21共8孔跨径均为20m。第K13孔跨越横向地面道路东方路,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砼T梁,梁高2.3m,砼标号为50号,每孔布置11片T梁。第K14~K21等8孔上部结构均为预制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梁高2.3m,砼标号为40号,每孔布置24片空心板梁。桥面铺装厚度:30号钢筋砼垫层80mm+沥青砼面层50mm。顶升段桥墩均采用倒T形悬挑式盖梁,盖梁底宽2.6m,上口宽0.92m,顶面横坡为2.0%(双面坡),为钢筋砼结构,砼标号为40号。桥墩立柱为距形薄壁空心等截面双柱墩构造,每根立柱下设有12根400×500mm预制钢筋砼方桩,桩长30m。立柱间距13.0m,两承台间以系梁相连,承台砼标号为40号。顶升设计道路等级:主线快速路,设计行车速度:80km/h,设计荷载标准:汽车荷载:城-A级,验算荷载:特-300。抗震设防标准: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抗震设计。顶升后桥梁纵坡在顶升段内形成反坡,即先为负坡度(下坡)经竖曲线后再为正坡度(上坡)。2.5.2总体施工流程2.5.2.12.5.2.1总体施工原则总体施工原则鉴于本工程的建设特点与该项工程的施工难度与社会影响,经过再三比选,我们确定了“应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选择周期短的施工形式”的施工组织思路,其具体内容是:在施工中应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的原则安排施工内容,并且应该尽可能的将顶升施工风险进行有效分解与压缩,分段推进施工,简而言之即“分段实施、逐一就位”。考虑到桥跨数较多且均为简支板梁构造,这里拟采用切割墩柱、逐墩顶升盖梁逐墩到位的方法,计划充分利用原有结构的传力体系设计具体施工作业方式,有效的将顶升压力传递到原有基础,顶升着力点设在盖梁底面,同时切断墩柱,通过顶升盖梁来达到改变梁底标高的目的,每次施工都由多次换托、调整偏差等系列工序组合完成。在充分技术论证的基础上,本工程12#~14#墩(1、2)跨拟采用整体顶升梁体,15#~21#墩(3~9跨)采用全桥同步顶升盖梁切割立柱、逐墩顶升、逐墩到位的总体施工方案,由12#向21#(即1跨至9跨,顶升行程由矮到高)逐跨进行施工。2.5.2.22.5.2.2施工流程图施工流程图12.5.2.32.5.2.3施工步骤图施工步骤图(见下页附图)2.5.32.5.3顶升施工工序安排顶升施工工序安排2.5.3.12.5.3.1桥面连续拆除桥面连续拆除在顶升前应对桥面各处的伸缩缝、桥面连续或其他设施进行拆除,以便顶升时桥梁能够顺利上升。包括如下内容:1、拟采用空压机带风镐人工凿除原桥沥青路面与桥面连续混凝土,在桥梁的连接处,用空压机凿除3.0m宽的范围;2、切割混凝土防撞墙等;3、重点清理桥面连续缝,使其梁板端头处有>2cm的足够空隙,以保证梁体顶升过程中的梁端转动变形需要;如空隙不够,可以采用线锯进行适当的梁片端头处理;4、采用氧割拆除桥面声屏装置与直径89mm厚4.8mm的镀锌钢管栏杆。2总体施工总体施工制件临时垫块材料人员设备进场承台开挖及加固桥面系拆除安装顶升控制系统及监控系统搭设支撑体系及施工平台12#~15#墩预压切割墩柱及顶升墩柱加高及加固恢复桥面系更换支座清理施工现场、人员机械撤场梁板顶升垫块抄垫15#~21#墩修平支座垫石桥面连续拆除示意图2.5.3.22.5.3.2承台开挖及处理承台开挖及处理因钢管支撑在承台上,而承台埋深一般在地面以下1.5~2.5m。在施工前,需先开挖承台。拟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的开挖方案。先用镐头机破坏原混凝土地面,然后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承台,北侧挖机机械凿除混凝土路面,四侧放坡各1米挖土至承台顶20㎝,人工挖土至承台顶面;对承台进行加大、加固并预埋φ400×12带法兰钢管,在原承台连接面钻孔并使用A级植筋胶植φ20的钢筋,底部设置一排300×300的静压桩(详见静压桩施工方案)。承台加固立面图承台加固俯视图2.5.3.32.5.3.3搭设顶升支撑体系搭设顶升支撑体系顶升支撑体系的主体采用φ400×12带法兰无缝钢管作为支撑,每柱设置6根支撑,钢管根部与预埋法兰连接,钢管之间通过水平杆和剪刀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