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提出发展重型汽车以来,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发展历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重型汽车产品取得了重大成就。1我国的重型汽车产品的发展可大致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1.11958~1978年的第一波次1960年,以济南汽车制造厂(今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诞生我国第一辆8t重型载货车(“黄河”牌,1963年批产)为标志,我国进入重型汽车产品的初级发展阶段,形成第一波次高峰。到1971年及1978年,以生产6t和5t军用越野汽车为目的建设的四川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制造厂先后介入重型汽车领域,从而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重型汽车产品的第一波次高峰期。1.21984~1991年的第二波次1983年,国家为解决“缺重少轻”的局面,以中国重型汽车工业企业联营公司(今中国重汽)全面引进奥地利斯太尔公司斯太尔91系列(总质量16~40t)重型车技术为标志,进入重型汽车产品技术提升和研发的新阶段,形成第二波次高峰。一汽、东风、北方重汽等亦先后介入重型汽车的生产。1.31997至今,开始出现第三波次在市场引导下,主要于2001年以后,涌现大量新型重型车产品。1997年,一汽推出“解放”总质量26t和总质量32t三轴重型车系列。1998年,重庆重汽推出红岩牌总质量26t系列重型车。2001年,中国重汽推出斯太尔“飞龙”2000系列重型车;东风公司推出东风牌总质量24t系列重型车;东风杭州日产柴推出大拇指重型车;春兰推出春兰重卡。2002年,中国重汽自主推出“斯太尔王”系列重型汽车;陕汽推出总质量38t四轴重型车、总质量32t三轴全轮驱动牵引车;北汽福田推出欧曼系列重型车。2003年,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合资(济南华沃卡车公司)推出沃尔沃FM系列重型车;中国重汽推出“黄河王子”系列重型卡车;陕西重汽与德国MAN公司合作生产的德龙F2000重卡下线,并新开发出SX3380自卸车和奥龙S2000系列载重车;东风柳汽推出“东风霸龙”重型卡车。2004年,中国重汽推出新一代“HOWO”系列重型车;陕汽推出6×2码头专用车和8×2、10×4系列多轴载货车;北汽福田推出欧曼10×4系列载货车;红岩推出新大康;北方奔驰推出1724L商用重卡;一汽推出奥威;东风推出天度。等等。出现了包括普通载货车、自卸车、牵引车及专用车底盘的高速发展期,进入了第三波次。2伴随着国内重型卡车市场的新变化,出现了一轮重型卡车合资浪潮伴随着国内重型卡车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国内重型卡车技术与国际重卡高端技术的巨大差距,以中国重汽与国际重卡巨头沃尔沃的合资为标志,国内重型卡车企业与国际重卡企业的合资合作进入一轮合资浪潮。2003年6月9日,中国重汽与瑞典沃尔沃集团正式签约,合资生产沃尔沃卡车,并于2004年3月31日,中国本土生产的第一辆沃尔沃卡车下线。2003年9月8日,福田汽车与戴姆勒-克莱斯勒(以下简称戴-克)股份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框架协议的合作范围包括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克在商用车领域战略合作项目。2004年9月,戴-克在中国生产重卡项目正式启动。2003年10月28日,韩国现代汽车携手安徽江淮汽车进军中国重型卡车市场,推出“格尔发”品牌中高端重型卡车。按计划,2005年江淮汽车重卡项目将达到5000~8000辆的产销量。2004年1月27日,雷诺卡车与东风柳汽签署了原则性协议,在中国建立一个合资公司生产卡车及卡车零部件;新公司将为中国市场生产雷诺的Kerax重型卡车。2004年5月18日,陕汽和德国MAN公司签署了全面引进MAN公司高端产品和重卡整车技术的合作协议,包括驾驶室、底盘、驱动桥和模具生产制造技术。272005.2.HEAVYTRUCK《重型汽车》□文/王志萍钟安全我国重型汽车产品发展分析28《重型汽车》HEAVYTRUCK2005.2.目前,作为日本五十铃最大股东的通用汽车、通用中国公司正与上汽集团共同寻求在中国重型卡车市场的机会。由于欧洲、美洲市场重型卡车需求难以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国外重型卡车制造公司都大力推行海外战略,进军中国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合资合作的蓬勃发展,其动力源自于我国巨大的市场,同时也与我国加入WTO以及近年来推出的新举措有关,如2001年,由原来的《目录》管理改为《公告》制管理。2002年,推行强制性认证制度(3C),规定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将采用统一标准;取消了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