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文化反思,热切的现实关怀——长篇小说《海殇》解读吕周聚汪应果先生的长篇新作《海殇》作为作者正在写作中的长河性作品《百年海梦》的第一部,重点描写了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重建海军的努力以及日本占领台湾后中13双方围绕争夺南中国海诸岛屿展开的激烈较量。小说既有清朝海军与日本海盗之间的激烈战斗.又有曲折浪漫的爱情.还有惊险刺激的海下探宝——所有这些.无不对读者产生极大的诱惑。然而,这些又并非这部小说的全部。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热切关怀。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日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国人难以忘记的心灵之痛。日本对中国的主要侵略。历史教科书、文学作品均有所记载、表现。但关于El本对南中国海的入侵,却很少有人提及,从这一角度来说,《海殇》是第一部描写清朝海军与日本海盗在南中国海进行较量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甲午海战为背景展开叙述。El本人不宣而战,中国海军以失败告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山东半岛和台湾等地,将其目光停留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渔业资源和海下沉船宝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说的主人公汪治东出现了。他自小立志要为在甲午海战中受重伤的父亲报仇,为了惩治东洋、克服日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并给自己起名叫“治东”.号“克本”.毕业后成为南下巡航“海容号”的副舰长。日本政府暗中支持海盗犬养次郎在南中国海烧杀抢掠。横行霸道,生活在南中国海诸岛的渔民深受其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汪治东指挥“海容号”与犬养次郎的“南鲨丸”号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第一次重创犬养次郎的海盗船队后,汪治东又冒着生命危险,化装成哑巴打入犬养次郎的队伍内部.最后给予犬养次郎匪帮以致命一击。在汪治东等人身上,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对陆地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对海洋则缺少重视,因此,当列强侵略中国的60l文艺评论20095陆地时,我们都有强烈的反应.而当列强侵略中国的海洋时,我们则显得有点淡漠,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缺少海权意识。西方人在1873年就提出了海权理论,并制定了由海洋走向世界的策略,他们在海洋上取得自己的发展空间.控制海洋上的交通要道.进而达到对他国陆地的控制乃至占领。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入侵都是从海上进入中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甲午战争、日本的侵华战争,无不如此,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倍受侵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海军力量的薄弱和海权意识的淡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能从海洋走向世界的时候.也正是中国在世界上异常强大的时期.如郑和七下西洋,然而.这样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如昙花一现。鉴于当时严酷的现实,晚清政府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斥巨资建立了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但相对于中国的辽阔海域,这样的海军力量显得非常薄弱.无法守卫中国广大的沿海,无法捍卫中国海权的尊严。小说中的汪治东等有头脑的海军将士,意识到了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并竭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中国的海权,与侵略南中国海的日本、法国等侵略者展开的殊死的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中国的海权。在2l世纪的今天,海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海洋不仅具有丰富的渔业、油气、矿产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各国的海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各个国家对海洋的争夺日趋激烈。在东海、南海等海域,日本、越南等邻国无视中国的海权,屡屡侵犯中国的海权。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要增强海权意识,发展壮大自己的海军力量,捍卫国家领海主权的完整。从这一角度来说,《海殇》虽然写的是历史题材.但它却具有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诚如作者在其博客中所写:“我不希望它成为鼓动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作品,我只希望它能促使国人的自省,愿意从此脚踏实地地去改造我们这个民族。因此这本书是献给真正的爱国者阅读的.是献给有思考能力的读者阅读的,是献给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一代阅读的,是献给我们民族的‘拼命三郎’阅读的。”万方数据在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