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等-水准测量规程VIP免费

四等-水准测量规程_第1页
1/5
四等-水准测量规程_第2页
2/5
四等-水准测量规程_第3页
3/5
实训三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一、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二、仪器和工具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三、方法与步骤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30m左右。(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⒃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⑼=100×{⑴-⑵}前视距离⑽=100×{⑷-⑸}视距之差⑾=⑼-⑽∑视距差⑿=上站⑿+本站⑾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⒁=⑶+K-⑻黑面高差⒂=⑶-⑹红面高差⒃=⑻-⑺高差之差⒄=⒂-⒃=⒁-⒀平均高差⒅=1/2{⒂+⒃}每站读数结束(⑴~⑻),随即进行各项计算(⑼~⒃),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L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四、注意事项(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实验。五、应交成果经过各项检核计算后的“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表3-1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测站编号视准点后视上丝前视上丝方向及尺号水准尺读数黑+K-红平均高差下丝下丝后视距前视距黑色面红色面视距差∑视距差⑴⑷后⑶⑻⒁⒅⑵⑸前⑹⑺⒀⑼⑽后-前⒂⒃⒄⑾⑿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等-水准测量规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